[发明专利]组合式师生公寓无效
申请号: | 00130820.3 | 申请日: | 200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9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燕玲 |
地址: | 5104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师生 公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住宅,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解决学校师生住宿并可节省建筑用地的组合式师生公寓。
目前,在不少的学校普遍存在的建筑模式是教工住宅及学生公寓分别独立建造,教工及学生分别居住在教工住宅及学生公寓内。这种建筑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并不方便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建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实际的需要,一方面由于现在已经取消了福利分房,而普遍实行货币分房,买房供房需要一笔较大的支出,而目前许多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基本建设投资缺口大,所以对于学校内的教职员工,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急待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大部分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连年来不断扩招使学生住宿难和住宿条件差的矛盾十分突出,所以学生宿舍的建造亦成了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学校有限的建筑用地,如何协调好上述两方面的问题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困难,提供一种可适用于解决学校师生住房问题的组合式师生公寓。
本发明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组合式师生公寓由学生单元及教工单元组成,学生单元及教工单元位于同一建筑楼房内,共用上下楼梯或电梯;学生单元设计成独立的单间,包括卫生间,教工单元设计成套间的形式,包括房、厅、厨房、卫生间。
所述的学生单元及教工单元位于建筑楼房每一层的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学生单元与教工单元共用公共走廊或公共阳台。
所述的教工单元可设计成一房一厅或多房多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组合式师生公寓将教工住房和学生宿舍组合在一起,因而学校可以利用有限的土地同时解决学校里教工住房紧张的问题及由于扩招导致学生住宿难和住宿条件差的矛盾,这样学校不但节省了建筑用地,而且土地利用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由于本组合式师生公寓设计成师生为邻的模式,这样既方便了学校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管理,也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为教师“教书育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本组合式师生公寓可对教师实行银行按揭分期付款的购房模式,楼房建成使用后,以学生宿舍的租金分期偿还银行贷款的本息,银行贷款的本息还清后,组合式师生公寓的有限产权及使用权归教师所有的方式,这样既方便筹集建房资金,亦有利于教师购买住房及学生租住宿舍。(4)本组合式师生公寓不但适用大中小学校,同时也可适用于科研院所等存在与学校相同的住房紧张问题的单位,因而适用的范围较广,可应用的场合较大,可作为房地产建设的一种新模式加以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式师生公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组合式师生公寓另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组合式师生公寓再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由图1可见,本组合式师生公寓位于同一层内,包括两个学生宿舍及一个教工套间,学生宿舍及教工套间共用上下楼梯;学生宿舍设计成独立的单间,包括有卫生间及壁柜,两个学生宿舍可共用阳台;教工套间设计成两房两厅的套间形式,包括两个房间、大小两厅、厨房、卫生间,还包括有阳台。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由图2可见,本组合式师生公寓位于同一层内,包括四个学生宿舍及两个教工套间,学生宿舍及教工套间共用上下楼梯及电梯,四个学生单元共用公共走廊;学生单元设计成独立的单间,包括有卫生间;教工套间设计成两套两房两厅的形式。
实施例3: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由图3可见,本组合式师生公寓位于同一层内,包括六个学生宿舍及两个教工套间,学生宿舍及教工套间共用上下楼梯,六个学生单元中每三个共用一条公共走廊;学生单元设计成独立的单间,包括有卫生间及壁柜;教工单元设计成三房两厅的套间形式,包括三个房间、大小两厅、厨房、卫生间,还包括有阳台。
实施例4:
本组合式师生公寓亦可设计成教师单元与学生单元分别位于不同的楼层,如学生单元位于一、三、五层,教师单元位于二、四、六层等,学生单元及教工单元共用上下楼梯及电梯,不同层间隔成不同结构模式的学生单元或教师单元,学生单元可设计成如实施例3中的单间模式,教师单元亦可设计成如实施例3中所示的套间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未经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0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汽油
- 下一篇:食品、农副产品杀菌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