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音乐闪光警示灯无效
申请号: | 00210355.9 | 申请日: | 200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平 |
主分类号: | G08B5/38 | 分类号: | G08B5/3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音乐 闪光 警示 | ||
本实用新型是夜晚人走车行时可起到警示作用的装置,它类似于自行车尾灯,具体地说是对自行车尾灯的一种改进。
原自行车尾灯一般都是在外源灯光的照射下,使尾灯上的感光材料发光,而且是固定在自行车的尾部,改变方向与位置不方便,特别是在前后来往的车辆没灯光的情况下,不易被发现。另外,常年行驶的自行车尾灯有90%已被撞坏、丢失或老化,起不到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电子元件组成、且警示明显的多功能音乐闪光装置,它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和悬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
由时基组件IC与阻容元件构成的窄脉冲发生器输出端脚至晶体三极管VT的基极,VT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接连有蜂鸣器Y的音乐三极管VJ和发光二极管VD。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无论是人走车行均可以起到四周的警示作用,尤其在城郊、乡间无街灯照明的路上更为实用。其警示明显,小巧玲珑,安装、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子音乐闪光灯,由外壳、机芯两部分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机芯内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是由时基电路集成块IC(NE555)与电阻R1、R2和电容C组成的窄脉冲发生器,并产生占空比<10%的窄脉冲,电容C接在时基电路集成块IC(NE555)的2脚与5脚之间,输出三极管VT(CD9015)的发射极与IC块的4脚、8脚相接,基极与3脚相接,集电极与高亮度发光二极管VD的正极相连,使接通电源的瞬间IC集成块的3脚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VD立即闪亮一次。由于R1、R2和C的配合与IC集成块组成的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周期为0.6秒左右,脉冲宽度为0.5毫秒左右,所以只要接通电源后就会使VD不断的间歇式的闪亮(红色光亮)。同时也启动了音乐三极管VJ(VT66A06L)的工作,通过蜂鸣器Y发出特定的音乐声,关掉电源便一切停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要安装两节5号电池,打开开关便可工作,在发出一闪一闪红色光亮的同时,奏出特定的音乐响声,可以灵活的挂在自行车的任何部位或佩带到人体的腰带上、帽子上、学生的书包上和老人的手杖上等位置。
图1中的1为闪光管,2为闪光槽,3为闪光罩,4为开关,5为机芯盖,6为底盖,7为带夹,图2中的K为电源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平,未经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0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液位观测器
- 下一篇:储纱器的纱线侦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