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试电笔无效
申请号: | 01212905.4 | 申请日: | 2001-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少平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宏 |
地址: | 727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试电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试电笔。
通常使用的试电笔主要是由金属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这种试电笔必须直接接触带电体进行测试,而对于包有绝缘层的导线或带电体只能将其绝缘层破坏后才能测试。氖管的亮度也很有限,在光线较强的场合不易观察氖管是否发亮。另外,要用这种试电笔在配电盒、仪表、电器、用电设备内进行测试时,由于受到环境光线的限制,不能轻易地找准被测对象。另有一种可识别安危电压的试电笔,基本结构与通常使用的试电笔相同,其主要是在金属触头上连接一个由分流电阻组成的支路,该分流电阻的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相连。虽然这种试电笔能区别出安全与危险电压,但仍然存在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试电笔,它能够在不直接接触带电体就能测出是否有电,而且具有高、低灵敏度转换、显示和照明功能。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
这种电子试电笔它具有笔杆、触头及手触电极和限流电阻,其主要是在笔杆内设有包括CD4069芯片的线路板,转换开关与线路板实现电连接。笔杆上还设有分别与线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手触电极、开关、指示灯、限流电阻及触头、照明灯。限流电阻串联于线路板与触头之间。线路板中由电阻3、三极管VT1、VT2和发光二极管VD1构成一放大电路,发光二极管VD4和三极管VT3串联于芯片的8脚与14脚之间,芯片的7脚输出一负接地,转换开关的两端分别与开关电路导通,手触电极直接与电源相连。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金属触头1直接固定在笔杆9的端头,在笔杆9内设有包括型号为CD4069IC芯片5的线路板11,线路板11与触头1之间串联一限流电阻3。笔杆9的尾端设一装有电池10的电池盒,这个电池最好使用钮扣电池,以缩小整个试电笔的体积。电池10作为线路板11以及整个试电笔各部件的工作电源。在笔杆9上设有由金属制成的手触电极8以及按钮开关7、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4、照明灯2、高低灵敏度转换开关6,所述的这些部件均与线路板11实现电连接。
图2示出了试电笔的电路原理。触头1依次通过限流电阻3和二极管VD2连接于芯片5的1脚。从限流电阻3之后分出一路串联有电阻R2和三极管VT1后又与三极管VT2及发光二极管4(VD1)并联。由电阻R1、R2、三极管VT1、VT2、发光二极管4构成一低灵敏度工作放大电路。芯片5的5脚和7脚均为负接地。发光二极管4(VD4)和三极管VT3串联于芯片5的8脚与14脚之间。手触电极8直接与电源的正极相接。在发光二极管4(VD4)与三极管VT3之间又并联一蜂鸣器。照明灯2串连在开关7的电路中。芯片5的10、11脚上并联电阻R4、R3后又串联一电容C1于芯片5的8脚上。芯片5的4脚和11脚之间还连有一二极管VD3。转换开关6的低灵敏端L与发光二极管4(VD1)相接,而高灵敏端H直接接于芯片5的1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少平,未经周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2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式单相电度表用厚膜电阻采样模块
- 下一篇:一种新型黑板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