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4026 | 申请日: | 198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005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零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表面活性剂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法将节杆菌培养在一种最佳培养条件下,并进行代谢调节,控制适当碳氮比例,能获高产海藻糖脂;另采用节杆菌的休止细胞也能廉价简便地生产海藻糖脂,此海藻糖脂的主要成份是海藻糖四脂。本发明的产物可用于石油三次开采,消除石油污染,日化、纺织、食品等工业。
本发明是一种生物工程。
用微生物来生产表面活性剂是七十年代后期国际生物工程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常分泌一些生化产物,其分子结构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组分,如糖脂类、磷脂类及脂蛋白类等,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破乳、润湿、增溶、发泡、消泡、抗静电、抗腐蚀等功能,因此应用范围甚广,可应用于石油三次开采,消除石油污染及日化、食品和纺织工业等方面。
根据现在研究情况来看,糖脂是最主要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日本花王石碱株式会社用球拟酵母(Torulopsis SF)生产槐糖脂(特许公报:昭57-92785,92786),日本S.ltoh实验室用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up)生产鼠李糖脂(J.Anti biotics23,855,1971)西德Wagner实验室用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生产海藻糖单脂及海藻糖二脂(Ger Pat DE-2646505,DE-2646506,DE-2646507),其中海藻糖脂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性能,可用于石油三次开采等方面,DE-3248167报导以节杆菌生长细胞生产海藻糖脂类化合物的方法,但是该法不仅培养其成份复杂、方法繁琐,而且周期长、产率低、成本高。但上述专利中糖脂的产量仅5-10克/升。
为了使糖脂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必须改进培养方法,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生产海藻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生产海藻糖单脂和海藻糖四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节杆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进行代谢调节制备海藻糖脂类化合物或者用节杆菌休止细胞,制备海藻糖脂类化合物。
用本发明的节杆菌在培养条件下,进行代谢调节制备海藻糖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即在节杆菌存在下的培养物中加入酸或碱,调pH至4-8,以0.5-1.5(体积比)/分钟的空气或富含氧气的空气通入培养物,培养温度为20°-40℃,最佳为25°-30℃。在培养液中含有铵盐或硝酸盐作为氮源以及其它为繁殖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正烷烃、馏份油、原油、植物油和糖类可作为碳源,发酵终了,发酵液用1-3.5倍量的氮仿或二氯甲烷∶甲醇为*1.5-3∶1(V/V)的溶剂或者用乙酸乙酯提取。
在上述方法中,本发明用节杆菌产糖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可用玉米浆、旦白胨、牛肉汁、酵母膏作有机营养源,但用酵母膏最好,酵母膏用量控制在0.1-0.5%。另外该菌对微量元素也有特殊要求Zn++、Mn++、Ca++元素要控制一定量,培养液中含有ZnSO4·7H2O为0.001-0.005克/升,MnSO4·2H2O为0.01-0.05克/升。CaCl2·2H2O为0.01-0.05克/升。使菌体中蛋白质合成控制在一定数量,体内主要进行脂肪代谢,培养液中要控制一定比例的碳、氮源,氮源不能太高,控制碳源和氮源比例为30-40∶1发酵过程中维持pH4-8,不用氨水,而用KOH或NaOH来调节。
用本发明的节杆菌休止细胞,生产表面活性剂的方法,首先将节杆菌培养休止细胞,再用休止细胞直接生产海藻糖脂类化合物:先找出利用何种廉价碳源能生产菌体,节杆菌能长于葡萄糖、蔗糖、甘露糖、果糖、废糖蜜、甘油、醋酸盐等碳源,其中废糖蜜和葡萄糖是较合适的碳源,菌体产量能达10克/升,将休止细胞悬浮于碳酸缓冲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或自来水都能产生糖脂,而以磷酸缓冲液作培养液产糖脂最多,磷酸缓冲液浓度可为0.1-0.5M,pH为4-7培养温度为20°-40℃,最佳温度是25°-30℃,节杆菌休止细胞产糖脂可用各种糖类、正烷烃、馏份油或植物油作碳源,其中正烷烃转化率能达0.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碳纤维对含酚废水的处理
- 下一篇:传输数据组信息的方法和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