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纤维型絮凝性水体净化透明除臭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63830.1 申请日: 2006-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1205092A 公开(公告)日: 2008-06-25
发明(设计)人: 周江 申请(专利权)人: 周江
主分类号: C02F1/52 分类号: C02F1/5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11云南省昆明市盘***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态 纤维 絮凝 水体 净化 透明 除臭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总体上属于环境保护学科的水体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定范围属于混凝剂中的絮凝剂技术领域。具体属于天然絮凝剂中的植物纤维絮凝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查询和检索,尚未发现具体的同类技术。现有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技术均为淀粉性和非纤维性种类,虽具有显效性,但成本过高;淀粉材料生长过程复杂;选材范围狭窄;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具有再次污染性质的化工工艺,因而不能解决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效果好,无污染的高标准绿色产品的发展方向问题。

现有技术一味注重淀粉性和非纤维性材料,对天然纤维性植物材料有效成分及其密度含量过低估计,以及按照习惯思维而对其研制开发等方面难度过高估计,由之,在本发明产生之前,从未出现过相关信息的显示。至于对纤维性植物材料与环保问题和水处理问题有一定关系的其他性能的研究和记载,则与本发明的絮凝技术无关。本发明人于2006年1月20日曾申报过一项有关植物材料的洗涤产品专利技术,与本发明应无同类技术背景关系,既便有任何特殊联系,也应属于同一发明人而不致产生申报障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以生态型、无用性、低成本或自发巨量生长的植物材料为原料,对部分遭受各种污染的水体进行絮凝性净化处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经人工提取测定,不包括提取过程中的损耗部分,均匀性分布,非微观性或常观级可流动汁液含量重量在20%以上的;所含汁液PH值小于或等于7.5的;成人指甲可轻易切割,后有汁液渗出,可称为水嫩质植物实体,简称水嫩植体的;在非微观或常观级态中无脂肪的;包括条状、片状、块茎状和鳞茎状的;无明显胶粘性的;对生态环境和人畜无明显毒性的;经人工或机器分解细化、提纯取液、消毒灭菌、防腐保质或者脱水保质和批量分装,以及部分调配辅料等技术加工处理的各种纤维性或纤维结构植物生理组织所列产品,称为生态纤维型絮凝性水体净化透明除臭剂,简称纤维絮凝剂,对各种水体污染进行絮凝性净化透明除臭处理。

本发明的实验方法为:分别以一定程度的染色性、气味性、化毒性(化学性)、粘稠性和浑浊性以及富营养等各种水污染样品为受验物,或几个品种混为一体,并按不同性质、数量或等分分装在若干容器之中。然后将本发明的不同品种,如水葫芦、西瓜皮、萝卜、白菜等,和不同剂型,如水剂、粉剂等,按不同的所需量级投放至污染样品之中,适当进行搅拌后,按不同时间标准,如一日、二日、三日等进行效应观测。水剂投放前应予充分混合而确保其有效成分的整体均匀度。本发明除臭显效时间即速度,较本发明其他功能效应缓慢1-2倍。

上述纤维絮凝剂的实验型临时性制作方法为:1、水剂——将上述植物品种之一洗净后按重量加水两倍,用100℃高温沸煮至所加水分接近干涸,冷却后将植株或植体内存汁液或水分挤压后得到可流动汁液或水液即可;2、粉剂——将上述植物品种之一洗净后进行晾晒、风干或烘干等脱水处理,待脱水后进行粉碎处理即可;3、水粉接合剂——将上述纤维絮凝粉剂按重量加水约50倍,再用100℃高温沸煮10分钟以上,冷却后即可;或将上述粉剂按重量加水约10倍浸泡,并加以适当搅拌,3日后即可。

本发明投放量除特殊情况可根据需要大量投放或连续多次投放外,按重量最高不超过受污染水体的20%,一般约为5%,可参照现行水体污染等级标准,根据具体效应统计分析和用户综合性具体需求进行弹性调节。本发明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独立显效性产品使用,也可根据情况辅以其他类型产品使用,并可相对较少作为其他类型产品的辅助剂使用。

本发明不适用于无限量型和特重型污染,也不适用于饮用水等级的特轻类型污染。本发明成品或产品可达到正规商品保质期相关技术标准,例如一年、二年或三年等。

本发明使用达效后可根据需要选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沉积物处理:一、换池法或换塘法:开取闸门,将净化后的大部分水体引入其他池塘,在沉积物开始接近闸口时将闸门关闭;二、打捞法:采用不同的专用网具对沉积物进行不同特点和不同效率的打捞处理,从而使之脱离经上述絮凝处理而净化的水体。三、沉降法:根据污染物质即原因的具体类型,在理论和技术允许范围内,无须在短期内清除沉积物,而使其在一定时期或较长时期内处于水体深底或池底部位,并在可能范围内采用自然性或人工性方法对其进行无害性降解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江,未经周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3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