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7633.3 | 申请日: | 200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克龙;霍斯特·乌尔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装置,其具有承载电子组件的承载基板,该承载基板承载用于连接电子组件的印刷电路结构,并且在该承载基板上设置有包围印刷电路结构和组件的导电的屏蔽元件,其中屏蔽元件由第一罐状的屏蔽部和第二罐状的屏蔽部构成,该第一罐状的屏蔽部以其开口边缘区域位于承载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与固定的电势连接的接触面上,该第二罐状的屏蔽部以其开口边缘区域位于承载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屏蔽部可借助于嵌入到承载基板的第一凹槽中的固定附件固定到承载基板上。
背景技术
电子和电气设备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场可引起其它电子设备的故障或停机。
电路或电路部必须满足法定的EMV条款。通常设备的使用区域,例如作为在机动车中的安全部件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为了保证在所要求的EMV规定下的电路的功能,电路必须通过导电的金属壳体来屏蔽。在此,该壳体尽可能地完全封闭。为了保持足够地屏蔽效果,通过升高电磁辐射的频率使允许的最大壳体开口始终保持最小。
这可能也是必须的,,即两个或多个电路部在自身的电路载体上相互被屏蔽。
在开头所述类型的电气装置中这是已知的,即存在至少一个固定附件,为了将屏蔽部固定在承载基板上该固定附件可卡锁到承载基板的凹槽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尤其也可以良好地屏蔽高频的电磁场和磁场。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这样实现,即承载基板具有贯穿的第二凹槽,第一屏蔽部的第一弹簧臂和/或第二屏蔽部的第二弹簧臂穿过该第二凹槽,这些弹簧臂以其自由的端部区域从第二凹槽中伸出并且接触第二屏蔽部和/或第一屏蔽部。
通过弹簧臂,电子组件和印刷电路结构可以至少进一步完全地由金属包裹,因为这也在承载基板的区域中实现。
同时可以实现简便的安装和用于检测和修理电子组件的拆卸。
通过屏蔽部利用弹簧臂的相对接触,也实现了针对机动车的温度和振动负载的通常要求。
电子组件以及印刷电路结构通过进一步利用金属的完全包裹不仅可以良好地屏蔽在GHz范围内的高频的电磁场(例如移动电话的),也可以良好地屏蔽在kHz范围内的磁场(例如扬声器电缆的)。
屏蔽元件的安装要在焊接、焊点核查、检修、电子组件和印刷电路结构的编程和测试之后进行。
仅需要两个屏蔽部来屏蔽。其他的部分,例如用于固定的如铆钉或螺栓则不需要,从而用于屏蔽组件的位置固定被简化。
如果第一屏蔽部的第一弹簧臂以其自由端弹性地抵靠在第二屏蔽部上和/或第二屏蔽部的第二弹簧臂的自由端以其自由端弹性地抵靠在第一屏蔽部上,则由此同时实现两个屏蔽部之间的直接的电连接。
屏蔽的良好密封这样实现,即多个第一弹簧臂和/或多个第二弹簧臂以对应于弹簧臂宽度的间距并排地设置,其中第二凹槽是槽缝,多个第一弹簧臂和/或第二弹簧臂将并排地穿过所述槽缝。
在此,当第一和第二弹簧臂并排、交替地穿过槽缝时,在弹簧臂的区域内屏蔽几乎是无缝的。
无需额外的固定部件的简便安装这样实现,即固定附件是多个穿过第一凹槽的板状臂,所述板状臂的从第一凹槽伸出的自由端可以变形。
但是也可以实现,即代替板状臂使用单独的铆钉、由屏蔽部的材料拉拔而成的铆钉、鱼尾板弯曲变型或鱼尾板限定变形或作为卡锁钩的鱼尾板。
两个屏蔽部之间的固定连接及因此承载基板上的保护装置这样实现,即第一屏蔽部和/或第二屏蔽部在其环绕的开口边缘上在平行于承载基板的平面的平面中具有从第一屏蔽部的内腔弯曲而出的鱼尾板,所述鱼尾板具有通孔,该通孔具有与板状臂大约相同的横截面并且板状臂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且可以变形。
为了将屏蔽部限定地支承到承载基板上,第一屏蔽部和/或第二屏蔽部优选具有多个在其环绕的开口边缘上分布设置的、在几乎平行于承载基板的平面的平面中从第一和/或第二屏蔽部的内腔弯曲而出的支承凸台。
在印刷电路可以从被屏蔽的区域中输出的区域中,第一屏蔽部和/或第二屏蔽部在其环绕的开口边缘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在几乎平行于承载基板的平面的平面中从第一和/或第二屏蔽部的内腔弯曲而出的接触鱼尾板,所述接触鱼尾板可弹性地抵靠到承载基板的一个或多个接触面上。
在此,接触鱼尾板优选设置在弹簧臂和/或板状臂之间的区域中。
为了完善金属包围,接触鱼尾板可以彼此相对地设置在承载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并且借助于在承载基板中的通孔敷镀导电地相互连接,其中在每个接触鱼尾板的区域中可以设置有通孔敷镀。
为了实现尽可能密封地包围,通孔敷镀相互以较小的间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7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氧透过性的袋
- 下一篇:一种残余阳极电解质清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