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倒扣双丢手式可捞桥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062.9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海;张文波;田伟;冯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永平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倒扣 丢手 式可捞桥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堵水工具,特别是一种为油田卡堵水提供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机械堵水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油井使用的Y445封隔器采用的是正转管柱丢手的方式,其主要缺点是仅适合斜度小于30度的油井,斜度较大的定向井或水平井丢手成功率低,容易造成井下卡钻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将丢手方式改成即可正转管柱也可打压丢手的可捞桥塞,扩大了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提高了工具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倒扣双丢手式可捞桥塞,由坐封活塞1、上接头2、打捞接头4、下中心管5、外筒7、中间管8、胶皮筒9、下接头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2与丢手芯3上部右旋丝扣连接,丢手芯3下部与下中心管5左旋丝扣连接,同时下中心管5下部与下锥体12丝扣连接,下锥体12也与所述的下接头14丝扣连接,丢手芯3、下中心管5及下锥体12分别安装在外筒7、胶皮筒9、卡瓦支架13内,卡瓦支架13的卡瓦槽内连接卡瓦11,上锥体10与下锥体12依靠锁环分别连接在卡瓦支架13的上部和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为:丢手芯3下部与丢手球座6用销钉16连接,且丢手球座6是位于丢手芯3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上接头2与丢手芯3上部右旋丝扣连接,丢手芯3下部与下中心管5左旋丝扣连接,同时下中心管5下部与下锥体12丝扣连接,下锥体12也与所述的下接头14丝扣连接,丢手芯3、下中心管5及下锥体12分别安装在外筒7、胶皮筒9、卡瓦支架13内,卡瓦支架13的卡瓦槽内连接卡瓦11,上锥体10与下锥体12依靠锁环分别连接在卡瓦支架13的上部和下部,丢手芯3下部与丢手球座6用销钉16连接,且丢手球座6是位于丢手芯3内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扩大了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提高了工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丢手部分放大图
1、坐封活塞 2、上接头 3、丢手芯 4、打捞接头
5、下中心管 6、丢手球座 7、外筒 8、中间管
9、胶皮筒 10、上锥体 11、卡瓦 12、下锥体
13、卡瓦支架 14、下接头 15、销钉 16、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坐封活塞1硬配合在外筒7、丢手芯3与上接头2之间,打捞接头4靠销钉连接在下中心管5上,中间管8上部与外筒7依靠销钉连接,上接头2与丢手芯3上部右旋丝扣连接,丢手芯3下部与下中心管5左旋丝扣连接,同时下中心管5下部与下锥体12丝扣连接,下锥体12也与所述的下接头14丝扣连接,丢手芯3、下中心管5及下锥体12分别安装在外筒7、胶皮筒9、卡瓦支架13内,卡瓦支架13的卡瓦槽内连接卡瓦11,上锥体10与下锥体12依靠锁环分别连接在卡瓦支架13的上部和下部,丢手芯3下部与丢手球座6用销钉16连接,且丢手球座6是位于丢手芯3内。
使用时,利用管柱将可捞桥塞下入油井设计深度,投相应尺寸的钢球坐在球座6上,然后用泵打压,压力由中心管入孔传给坐封活塞1,迫使下行压缩外筒7,压缩力逐级传到胶皮筒9和上锥体10上,这样,卡瓦11在上锥体10压缩力的作用下紧紧卡在套管壁上,同时胶皮筒9密封油套环形空间,实现密封油、套环形空间的作用,再继续打压将销钉15切断,丢手芯3内的丢手球座6下行,这样丢手芯矛爪收缩自动脱离下中心管5而丢手,如果丢手球座6不能下行就正传迫使丢手芯3左旋丝扣与下中心管5倒开而丢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永平,未经冯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热风炉
- 下一篇:车辆尾气过滤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