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3343.4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佳翰 |
主分类号: | B29C45/54 | 分类号: | B29C45/54;B29C45/58;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续 塑化 注射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注塑机的料筒内配合设置螺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动的螺杆及加温的料筒,把进入料筒中的颗粒状塑料粒子摩擦、挤压及高温溶化为熔融状态,螺杆的持续转动使越来越多的塑料液体汇集到料筒前端,汇集体积不断增大,从而使转动的螺杆反向后移,当螺杆被后推到设定位置时,螺杆停止运转,开始注射过程,螺杆承担起注射活塞的作用,在油缸或电机的推动下,向前移动,把熔融状态的塑料液体推入模具中;完成注射动作后,为保证产品不出现缩痕等质量问题,螺杆还会停留在最后注塑位置一定时间,保证稳定的压力,该过程为保压;当保压结束后,螺杆再次转动为下一个周期作准备,模腔内产品冷却、开模、托成品。上述工艺流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碰到大注射量的塑件,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完成一个周期,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了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的技术方案,在注射或保压过程中,塑化也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加热料筒内配合设置螺杆,其特征在于加热料筒的出口与储料缸通过换向器配合连接,储料缸内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注射活塞,注射活塞后部连接设置油缸。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加热料筒出口通过连接设置的流道转向筒与换向器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注射活塞与油缸的活塞杆顶触配合。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换向器内配合设置单向导通的流道换向开关。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注射活塞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前端呈锥形结构,圆柱形外壁设置一圈或一圈以上环形凹槽。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储料缸的空腔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出口端呈锥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加热料筒通过支架与下方储料缸、油缸整体配合连接。
上述一种持续塑化的注射机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增设的储料缸进行注射保压,使得螺杆可以不间断的转动塑化原料;通过换向器内单向导通的流道换向开关,分别实现加热料筒与储料缸及储料缸与模具之间的单向导通。该注射机构的注射或保压过程中,塑化也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杆、2-加热料筒、3-流道转向筒、4-换向器、4a-流道换向开关、5-储料缸、6-注射活塞、6a-环形凹槽、7-油缸、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加热料筒2内配合设置螺杆1,加热料筒2出口通过连接设置的流道转向筒3与换向器4配合连接,换向器4与储料缸5配合连接,换向器4内配合设置与气缸或油缸控制连接的单向导通的流道换向开关4a,实现加热料筒2、储料缸5及储料缸5、与储料缸5出口连接的模具之间的单向导通。储料缸5内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注射活塞6,注射活塞6后部与油缸7的活塞杆顶触配合,也可以与油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注射活塞6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前端呈锥形结构,圆柱形外壁设置一圈或一圈以上环形凹槽6a,环形凹槽6a的作用是将挤入间隙中的塑料液体暂时储存,并通过储料缸5上设置的出口导出,使得注射活塞6能自由滑动;相应的储料缸5的空腔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出口端呈锥形结构,到出口渐渐狭窄,以便于注射时产生更快的速度,使其能够达到所需的喷射压力。加热料筒2通过支架8与下方储料缸5、油缸7整体配合连接。流道换向开关4a的具体连接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时,通过转动的螺杆1及加温的加热料筒2,把进入加热料筒2中的颗粒状塑料粒子摩擦、挤压及高温溶化为熔融状态,螺杆1的持续转动使越来越多的塑料液体汇集到加热料筒2前端,汇集体积不断增大,达到设定体积时,在换向器4控制下,加热料筒2、流道转向筒3及储料缸5之间的通道单向导通,储料缸5及与储料缸5连接的模具之间的通道关闭,加热料筒2中的塑料液体经流道转向筒3流入储料缸5中,塑料液体汇集体积不断增大使注射活塞6后退,达到注射所需的流体原料时,加热料筒2、储料缸5之间的通道关闭,储料缸5、与储料缸5连接的模具之间的通道单向导通,在油缸7的活塞杆推动下,注射活塞6把塑料液体射入模具中,完成注射动作后,为保证产品不出现缩痕等质量问题,注射活塞6进行保压,在注射或保压的工作状态下,螺杆1仍不间断的转动塑化原料,保压完成后,油缸7的活塞杆退回到原来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进行下一个周期,从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佳翰,未经蔡佳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圆柱形太阳能保温水箱
- 下一篇:高精度数显分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