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车的发电构造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0550.X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叶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镇华 |
主分类号: | B62J6/06 | 分类号: | B62J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文***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车 发电 构造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发电构造的改良,特别涉及一种脚踏车发电构造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脚踏车的发电构造,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公知设置有发电构造的脚踏车前半部主视图及侧视图。由图1、图2可知,公知脚踏车的发电构造1架设于脚踏车车轮支撑架2上,并使该发电构造1的滚轮10在要使用时能与车轮3接触,借由滚轮10与车轮3直接接触及车轮3的转动带动滚轮10转动,进而使发电构造1的轴蕊转动,达到发电以供应器具设备的必需电源或照明灯具4发亮的所需电源目的。
但是,上述公知脚踏车的发电构造,必须使滚轮10与车轮3接触后,并借由车轮3的转动带动滚轮10旋转,进而使轴蕊在永久磁铁中心位置处旋转产生电流与相对应的电压,达到发电以供应器具设备的必需电源或照明灯具4发亮所需电源的目的。既然是脚踏车,其行驶的动力当然就是利用骑驶者的双脚转踏车轮转动而来的,骑驶脚踏车者本身已经很吃力了,再加上要带动发电构造1的滚轮10,则势必更为加重吃力,此外,滚轮10直接在车轮3上摩擦滚动,日久后常因滚轮10与车轮3间的接触面被磨损而降低两者彼此间接触松紧度,造成其滚轮10时转时不转,导致其照明灯具4会发生时亮时不亮的现象,这样,不但带给骑驶脚踏车者在夜间骑驶时莫大的困扰外,同时也会因发电构造1的滚轮10与车轮3时时接触而增加骑驶脚踏车者的负担,因此,对公知脚踏车的发电构造有再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非直接接触方式来达到发电目的的脚踏车的发电构造改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脚踏车的发电构造改良结构,主要在脚踏车车轮钢圈的支架同一圆周上架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永久磁铁,并于永久磁铁对应位置的脚踏车车轮支撑架上架设电感线圈,使该电感线圈与永久磁铁以分开方式设置,借由车轮转动同时带动永久磁铁转动,令每一永久磁铁被旋转至电感线圈的对应位置处时,会因其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与对应的电压。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车的发电构造改良结构,借由在车轮钢圈的支架上架设复数个永久磁铁,而于相对位置的脚踏车车轮支撑架上则架设电感线圈,使永久磁铁与电感线圈两者间勿需利用滚轮与车轮接触等设计构造,借由车轮带动永久磁铁转动同时,令其磁场变化在电感线圈上产生电流及对应的电压,以非直接接触方式来达到发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设置有发电构造的脚踏车前半部主视图;
图2为公知设置有发电构造的脚踏车前半部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电构造 2脚踏车车轮支撑架
10滚轮 3车轮
4照明灯具 5脚踏车车轮钢圈的支架
6永久磁铁 7电感线圈
30车轮轴鼓 60轴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及侧视示意图。由图3、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脚踏车的发电构造改良结构,主要是在脚踏车车轮3钢圈的支架5同一圆周上架设有复数个永久磁铁6,并于永久磁铁6对应位置的脚踏车车轮支撑架2上架设电感线圈7,使该电感线圈7与永久磁铁6以分开方式设置,借由车轮3转动同时带动永久磁铁6转动,令每一永久磁铁6被旋转至电感线圈7的对应位置处时,会因其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与对应的电压,进而达到发电供应照明灯具4发亮的所需电源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镇华,未经叶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5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小小间旅店单元间
- 下一篇:药片自识别激光打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