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料制造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0819.4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1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加西莫多;维克多·艾萨;阿米里克·S·希德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C&D佐迪阿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34;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陈 红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制造 | ||
1、一种饮料制造机,其具有用于加热液体以制造热饮的内嵌的加热组件,所述饮料制造机包括:
加热主体,其限定了用于加热液体的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至少一个阀,用于管理液体沿所述流动路径的流动;以及
多个加热器,被设置在所述流动路径的第一端与所述流动路径的第二端之间,用于将液体加热到所期望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主体限定了多个长形孔;并且
所述多个加热器中的每个加热器包括位于所述多个长形孔中的单独一个孔中的加热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元件在所述多个长形孔中相关的一个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长形孔中的每一个大致为圆柱形;并且
每个加热元件都大致为螺旋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多个长形孔中每一个的开口端的大致圆柱形的插入物,以有利于将相关的加热元件在所述长形孔中固定到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每个大致圆柱形的插入物的相对端的第一和第二O型圈,用于实现水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阀包括:
输入阀,位于所述流动路径的第一端,和
输出阀,其位于所述流动路径的第二端;
所述多个长形孔包括上部孔、中间孔、以及下部孔;以及
所述多个长形孔被这样构造使得液体经由所述输入阀进入所述上部孔,按顺序流过所述上部孔、中部孔和下部孔,并且经由所述输入阀离开所述下部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还限定了在所述上部孔的下游端与所述中部孔的上游端之间延伸的第一通道,以及在所述中部孔的下游端与所述下部孔的上游端之间延伸的第二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被这样定位使得所述液体经过了所述上部孔、中部孔和下部孔中每一个的基本上全部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其被构造用于产生指示在所述加热主体中预定位置处的温度的温度信号;以及
控制系统,其被构造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管理所述多个加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制造机进一步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液体流经该流量控制装置;以及
所述控制系统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以可控制地调节流经所述饮料制造机的液体的流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制造机进一步包括咖啡阀、茶水阀、热水阀以及歧管,其中所述咖啡阀、茶水阀和热水阀被连接到所述歧管上;并且
所述控制系统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咖啡阀、茶水阀和热水阀上,以控制允许液体流过哪个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热水按钮,其中所述热水按钮的手动操做启动热水流经过所述热水阀并防止液体流过所述咖啡阀和所述茶水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饮料制造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可伸展龙头,其被连接到所述热水阀上并且被构造为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
龙头传感器,其被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可伸展龙头上,以生成指示所述可伸展龙头是否位于其展开位置或其收起位置上的控制信号;
其中,控制系统被构造为只有当所述控制信号指示所述可伸展龙头位于其展开位置时才允许热水流过所述热水阀。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咖啡冲泡按钮,其中所述咖啡冲泡按钮的手动操做启动在所述饮料制造机中冲泡咖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D佐迪阿克公司,未经C&D佐迪阿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08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