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注射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5885.5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铃石光信;斋藤明弘;宇参郭晃;平间浩之;饭渊一郎;五十岚俊晴;吉村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伸精工;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17;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性 树脂 制成 成型 制造 方法 注射 装置 | ||
1.一种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下述模具来制造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所述模具具有:
模腔,其用于成型出制品部;
形成浇口部的浇口,其与该模腔连通并将液状的热固性树脂导入该模腔;
形成流道部的流道,其与该浇口部连通并将前述液状树脂导入该浇口部;
和形成溢流部的溢流接收部,其与前述模腔连通并接受从前述模腔内溢流 的前述液状树脂;
所述方法包括:
注射工序,该工序注射前述液状树脂,直至树脂从前述流道经由前述浇口 填充至前述模腔,再从该模腔填充至前述溢流接收部;
固化工序,该工序对前述模具内的前述液状树脂进行加温固化;
脱模工序,该工序使具有前述流道部、前述浇口部、前述制品部和前述溢 流部的树脂成型品从前述模具脱模;
切断工序,该工序从脱模后的前述树脂成型品的前述制品部切掉前述浇口 部和前述溢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前述模具的前述溢流接收部设置为:连接到前述模腔中的前述液状树 脂最后填充的最终填充位置或该最终填充位置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热固性树脂为硅酮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前述制品部为透明光学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
前述注射工序使用的前述模具中,位于前述模腔和前述溢流接收部的连接 部的第1截面积为位于前述模腔和前述浇口的连接部的第2截面积的正负10% 以内;
前述脱模工序中,将设于前述模具的脱模销对这前述树脂成型品的前述流 道部和前述溢流部进行顶出,使前述树脂成型品从前述模具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前述脱模工序中,一边对前述树脂成型品吹送气体进行冷却,一边将 前述脱模销顶出至前述树脂成型品,以使前述树脂成型品从前述模具脱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前述模具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具有用于形成前述树脂成型品全体的形 成面;前述脱模工序中,在开模动作中和/或开模后,用超声波振子振动该衬 套,以使前述树脂成形品从前述衬套脱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设于前述衬套的、用于形成前述树脂成型品全体的形成面构成为至少 在脱模工序中不移动的固定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衬套隔着弹性部件嵌合在模板上,前述弹性部件同 时作为对树脂成型品形成部保持气密的气密部件,在前述注射工序中进行真空 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位于前述模腔和溢流接收部的连接部的第1截面积 不大于位于前述模腔和前述浇口的连接部的第2截面积的前述模具,来进行前 述注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 特征在于,使用前述第1截面积为前述第2截面积的0.2倍~1.0倍的前述模 具,来进行前述注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 特征在于,使用前述第1截面积为前述第2截面积的0.5倍~1.0倍的前述模 具,来进行前述注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伸精工;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伸精工;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58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位布置的给水泵汽轮机疏水系统
- 下一篇:自适应全双工全频段回声消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