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单稳定的傅立叶光谱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3217.3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林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45 | 分类号: | G01J3/45;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单 稳定 傅立叶 光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科学仪器,尤其是一种光谱仪器。
背景技术
光谱仪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科学仪器,用于对光源和物质进行精密的分析。为了提高仪器的分析灵敏度、精度和速度等性能,不断有人采用新的技术和器件改进光谱仪。
如王柯敏等设计的发明专利(CCD光栅集成全波长光谱仪,专利号CN01114410.6),温志渝等设计的发明专利(集成化微型光谱仪,专利号CN02119512.9),袁洪福等设计的发明专利(在线近红外光谱仪,申请号CN02125852.X),刘木清设计的发明专利(手持式光谱仪,申请号CN01254633.X),刘木清等设计的发明专利(一种0.7-1.7微米波段的近红外光谱仪,申请号CN03270366.X)。在上述设计均为光栅光谱仪,采用光栅和CCD(电荷耦合器件)作为来提高光谱仪的性能。CCD具有快速的优点,但相对于光电倍增管等其他光电器件,CCD的灵敏度要低很多,在分析某些物质成分时仍显不足。反之,傅立叶光谱仪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但需要精密的运动部件,结构复杂,测量速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一种既具高速度,又具高灵敏度,还不需运动部件,不需要调整的新型光谱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单稳定的傅立叶光谱仪,包括一个分束棱镜和阵列式光敏器件,所述分束棱镜为一种近似直角分束棱镜,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互成夹角的镀有反射膜的平面A和B,此夹角为近似直角的锐角,大于89°且小于90°,第二个镀有反射膜的平面B与分束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的分束棱镜置于被测平行光的光路上,其第二个镀有反射膜的平面B与光路垂直,被测平行光到达所述分束棱镜之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透过分束面到第二个镀有反射膜的平面B,由其反射后再由分束面反射达到阵列式光敏器件,另一部分光由分束面反射到达第一个镀有反射膜的平面A,经其反射后透过分束面达到阵列式光敏器件。
上述的傅立叶光谱仪,阵列式光敏器件可以是线阵CCD、面阵CCD、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或微通道阵列光电倍增管PMT。
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单稳定的傅立叶光谱仪,包括一个分束棱镜和阵列式光敏器件,所述分束棱镜为一种近似直角分束棱镜,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互成夹角的镀有反射膜的平面A和B,此夹角为近似直角的锐角,大于89°且小于90°;所述的分束棱镜置于被测平行光的光路上,其第二个镀有反射膜的平面B与被测平行光光路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89°且小于90°,被测平行光到达所述分束棱镜之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透过分束面到第二镀有反射膜的平面B,由其反射后再由分束面反射达到阵列式光敏器件,另一部分光由分束面反射到达第一镀有反射膜的平面A,经其反射后透过分束面达到阵列式光敏器件。
上述的傅立叶光谱仪,阵列式光敏器件可以面阵CCD、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或微通道阵列光电倍增管PMT。
本发明本发明改进麦克耳逊干涉仪的设计,以一个近似直角分束棱镜一个部件,替代在麦克耳逊干涉仪中的分束镜和两面反射镜,在分束棱镜的两个相邻的透射面镀上反射膜,并将其中之一或两面有意制成一定的倾斜度。以阵列式光敏器件,如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作为光电信号检测器件,作为接收器件,使得光敏器件的每个(列)象素接收到从两个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光束的光程差都不同,阵列式光电器件在接收到不同光程差的干涉信号后,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实现光谱测量。此种设计,使得光谱仪的结构大大简化,不需运动部件,不需要调整,即可实现高速度高灵敏度光谱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
1为分束棱镜 2为阵列式光敏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傅立叶光谱仪的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分束棱镜为一种近似直角分束棱镜,包括第一A和第二B两个互成夹角的镀有反射膜的平面,此夹角为近似直角的锐角,大于89°且小于90°,例如可以为89.5°,第二个镀有反射膜的平面B与分束面之间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3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