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的防振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8865.0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神谷知庆;田渊善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7/64 | 分类号: | G02B27/64;G03B5/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组装在摄像装置中的防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摄像装置正在通过增加装配于在其中的摄像元件的像素数来实现高画质化。另一方面,作为实现摄像装置高画质化的其他方法,为了防止由于持有摄像装置的手抖动而产生的被拍摄体的摇动,希望摄像装置装配有手抖动补偿功能。
更具体地说,摄像装置备有陀螺传感器等检测元件,根据由摄像装置的振动而产生的角速度成分驱动透镜及摄像元件等光学部件来防止被拍摄体的摇动。由此,即使摄像装置振动,振动的成分也不会被反映在所取得的影像信号中,而能够取得没有像摇动的高画质的影像信号。
在图4中,表示了为实现手抖动补偿功能而被采用的已知的防振控制电路100的框图。防振控制电路100被装配在摄像装置中,按照被装配在摄像装置中的主控制电路(图中未表示出)的控制动作。防振控制电路100连接有位置检测元件102、透镜驱动元件104以及振动检测元件106。
位置检测元件102检测被用于摄像装置的透镜的位置。位置检测元件102可以作为霍尔(Hall)元件,产生与透镜的绝对位置相对应的感应电流并输出电压信号。透镜驱动元件104可以作为音圈电动机(voice coilmotor)。防振控制电路100通过调整施加在透镜驱动元件104上的电压值来控制音圈电动机的线圈位置、即透镜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光轴的位置。透镜驱动元件104在垂直于摄像装置的基准光轴的面内驱动透镜。振动检测元件106检测摄像装置的振动并向防振控制电路100输出其结果。振动检测元件106可以设为陀螺传感器,生成与被施加在摄像装置上的振动所相对应的角速度信号,并向防振控制电路100输出。
位置检测元件102、透镜驱动元件104以及振动检测元件106优选由至少两个元件来构成。例如,在与摄像装置光轴垂直的面上设置与水平成分和垂直成分相对应的多个元件,以检测透镜的位置,进行透镜的移动以及摄像装置的振动检测。
接着,对防振控制电路100进行详细说明。防振控制电路100构成为包括伺服电路10、透镜驱动器12、模拟-数字转换电路(ADC)14、CPU16以及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18。
伺服电路10根据位置检测元件102输出的电压信号来生成控制透镜驱动元件104用的信号。伺服电路10构成为包括含有外接电阻元件或电容等的模拟滤波电路,以使透镜的光轴与摄像装置所具备的摄像元件的中心保持一致的方式来生成控制透镜驱动元件104用的信号。透镜驱动器12根据从伺服电路10输出的信号来生成驱动透镜驱动元件104用的透镜驱动信号。
ADC14将振动检测元件106输出的模拟角速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CPU16根据数字角速度信号来产生表示摄像装置的移动量的角度信号。CPU16与存储器(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根据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进行角度信号的生成处理。DAC18将由CPU16生成的数字角度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在此,伺服电路10根据DAC18输出的模拟角度信号与位置检测元件102的输出电压信号相加后的信号,生成驱动透镜驱动元件104用的透镜驱动信号。也就是说,为了防止由于手振动而产生的被拍摄体的摇动,根据表示摄像装置的移动量的角度信号来变更透镜的位置,以抑制摄像元件上的被拍摄体影像的摇动。由此,抑制由于手抖动而产生的被拍摄体影像的摇动,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影像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13832号公报
但是,为了提高防振控制电路的调整自由度,希望能转换成可对振动检测信号的处理电路进行数字处理的逻辑电路。具体地说,如果装配有防振控制电路的数码照相机的结构变更,则必须变更防振控制电路的调整值,并要求容易地进行此调整。更进一步地说,由于防振控制电路被组装在数码照相机等的摄像元件或摄像元件的透镜模块中,故即使在进行了逻辑电路化的情况下也需要尽量地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防振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套
- 下一篇:便于拆装易清洗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