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成型用模具及使用了该模具的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5422.4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花和孝;濑川政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10 | 分类号: | B29D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成型 模具 使用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其对轮胎胎面进行成型的部 分被分割为多个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的成型中,对轮胎的胎面进行成型的胎面成型模具 部,使用由在轮胎周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模具组件(segment,也称 为扇形体)构成的模具。胎面成型模具部通常被分割为7~13个模具 组件,各模具组件设置为可以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向放射方向移动。 在轮胎成型时,在将轮胎毛坯配置在胎面成型模具部的内侧的状态 下,通过使各模具组件向轮胎放射方向内侧移动,从而使模具闭合。 然后,轮胎在模具内硫化成型。
如图9所示,在这种胎面成型模具部100中,在各模具组件104 上设置突条102,其在胎面表面上成型横槽。当前,该突条102均在 朝向模具组件104的中心Om的方向上形成,即相对于模具组件104 的模具表面105垂直地突出形成。因此,位于模具组件104的中央部 的突条102C,突出方向与模具组件104的移动方向M一致,但越从 模具组件104的中央部朝向端部,突条102的突出方向与模具组件 104的移动方向M之间的角度偏差越大。即,在图9中,模具组件 端部的突条102E处的偏角θ1,比靠近中央的突条102处的偏角θ2 大。
在使用具有这种胎面成型模具部的模具成型轮胎时,特别地, 在不使用胶囊而以将轮胎毛坯支撑在刚性芯模的状态实施硫化成型 的情况下,由于轮胎毛坯的外径与成品轮胎的外径大致相同,因此会 产生以下问题。
即,在该情况下,在模具闭合时,通过使胎面成型模具部的各 模具组件向放射方向的内侧移动,各模具组件的模具表面与轮胎毛坯 的表面抵接。此时,特别地,在位于模具组件104的端部的突条102E 处,其突出方向与模具组件104的移动方向M之间的角度偏差较大。 因此,随着突条102E向轮胎毛坯T的进入,轮胎毛坯T的橡胶被从 模具组件104的中央附近向端部侧挤压。因该橡胶的移动,在模具闭 合的过程中,在相邻的模具组件之间橡胶会被夹持而会产生咬入。此 外,因橡胶的移动而胎面的厚度在周方向上变得不均匀。由此,对与 模具组件的分割数相对应的PFV(径向力变动)高次成分等的均匀 性产生恶劣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US7,201,570B2中提出下述结构:在各 模具组件上设置在周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块状部件,使模具组件中央 的块状部件固定,同时使其他块状部件在周方向上可以移动。在该情 况下,虽然消除了上述问题,但模具的构造变得复杂,成为制造成本 增大的主要原因。
在日本特开2003-039436号公报中提出:将多个模具组件分为 2组,将闭合模具组件的定时分为2个阶段,通过一边与先闭合的模 具组件滑动接触,一边闭合剩下的模具组件,实现咬入的减少。但是, 在该方法中,不能消除由成型横槽的突条产生的橡胶的移动。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347033号公报中提出:使通常为8~9 个的模具组件数满足规定的关系式,例如为16~18个,减少轮胎毛坯 的咬入。但是,在该情况下,对于具有与成品轮胎的外径大致相同的 外径的轮胎毛坯,为了减少由成型横槽的突条产生的橡胶的移动而解 决上述问题,必须将模具组件数增至与轮胎花纹的节距大致相同的个 数,需要巨大的设备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 胎成型用模具,其即使在使用具有与成品轮胎的外径大致相同外径的 轮胎毛坯成型轮胎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由成型横槽的突条产生的成 型时的橡胶集中量,抑制轮胎性能的恶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轮胎成型用模具,成型胎面的胎面成 型模具部,由在轮胎周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模具组件构成,该多个模 具组件设置为,可以在轮胎的放射方向上移动,同时在轮胎的周方向 上具有多个在胎面的表面成型横槽的突条。前述模具组件的至少位于 周方向端部的前述突条,以相对于朝向前述模具组件中心的方向向外 倾斜的姿势突出设置,从而越朝向前端,越从模具组件的周方向中央 部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5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编制来自资产所有权凭证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变速器加热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