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燃烧的火花点燃直接喷射瞄准目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5734.6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A·R·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3/10 | 分类号: | F02B2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丁峰;曹 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燃烧 火花 点燃 直接 喷射 瞄准 目标 | ||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了2007年9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971,119的优先权。以上申请的披露在此通过参考合并。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发动机燃料系统,且更特定地涉及在火花点燃直接喷射发动机内的燃料喷射瞄准目标。
背景技术
在此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了涉及本披露的背景信息且可以不形成现有技术。
直接喷射燃料系统可以包括将燃料直接喷射到发动机气缸膛内以用于在气缸膛内的燃烧。将燃料喷射到气缸内的方式可以控制燃料在气缸膛内的支出。最终燃料支付影响了燃烧情况。
发明内容
发动机组件可以包括限定了气缸膛的发动机体,布置在气缸膛内的活塞和火花点燃的直接喷射燃料系统。活塞可以布置在气缸膛内且可以在进气冲程期间往复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气缸膛和活塞可以部分地限定燃烧室。火花点燃的直接喷射燃料系统可以包括燃料喷射器,该燃料喷射器在进气冲程期间将燃料流提供到燃烧室。当活塞处于第一和第二位置时,燃料流可以被引导向活塞的上表面。
火花点燃的直接喷射燃料系统可以包括燃料喷射器,该燃料喷射器将燃料流提供到由发动机体内的气缸膛限定的燃烧室。燃料流可以引导向布置在气缸膛内的活塞的上表面。在活塞的进气冲程期间当活塞从第一位置位移到第二位置时,燃料流可以被引导向上表面。
方法可以包括提供与由发动机体内的气缸膛和布置为在气缸膛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所限定的内燃机的燃烧室连通的直接喷射燃料喷射器。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活塞的进气冲程期间当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时将燃料流从燃料喷射器喷射到燃烧室内,且在进气冲程期间当活塞处于第二位置时继续喷射。喷射可以包括当活塞从第一位置行进到第二位置时在向着活塞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引导燃料流。
可应用性的另外的范围将从在此提供的说明书中变得显见。应理解的是描述和特定的例子仅用于图示的目的,且不意图于限制本披露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图示目的且不意图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披露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发动机组件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图1的发动机组件的发动机、燃料系统和点火系统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和
图3是图1的发动机组件的发动机、燃料系统和点火系统的替代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的描述在本质上仅是典型的且不意图于限制本披露、申请或其使用。应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对应的参考数字指示了类似的或对应的零件和特征。
现在参考图1,图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典型的发动机组件10。发动机组件10可以包括发动机12,发动机12与进气系统14、燃料系统16、点火系统18和排气系统20连通。进气系统14可以包括将空气流(通过箭头25指示)提供到发动机12内的进气歧管22。燃料系统16可以控制到发动机12内的燃料流动,且点火系统18可以点燃通过进气系统14和燃料系统16提供到发动机12的空气/燃料混合物。排气系统20可以包括与由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点燃而生成的排气(通过箭头27指示)连通的排气歧管26。虽然发动机12图示为直列四缸发动机,但应理解的是发动机12的布置仅是典型的且本披露可应用于具有任何气缸个数和布置的多种发动机构造,包括但不限制于直列发动机和V型发动机。
另外参考图2和图3,发动机12可以包括气缸盖28、气门机构30、缸体32和活塞34。气缸盖28可以包括进气口36和排气口38,它们分 别与进气歧管22和排气歧管26连通。气门机构30可以包括进气门40和排气门42。进气门40可以布置在进气口36内,且排气门42可以布置在排气口38内。进气门40和排气门42可以通过与凸轮轴43的接合而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可位移。
缸体32可以限定气缸膛44,活塞34布置在该气缸膛44内。活塞34可以包括上表面46,上表面46具有在其内限定了凹陷的盘形部分48。替代地,上表面46可以一般地是平的或可以具有凸起的形状。活塞34可以布置在气缸膛44内以用于在上止点(TDC)位置和下止点(BDC)位置之间位移。更特定地,活塞34的位移可以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涤纶超柔舒棉绒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路机激振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