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密封的防臭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5348.5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3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斌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密封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排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密封的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住宅房内的地漏均是生铁扣碗式地漏,且在其底端接U型管做水封,但是地漏裸露在室内,地下臭味气味易从地漏返入室内,不利于室内的卫生,另外,传统下水管的流量小,污物滞留时间长,容易滋生病菌和臭气。市面上有一种防臭地漏,其定位针设计在地漏盖上,与地漏该连接在一起,定位针穿过浮球,其与浮球连接处并不完全密封,留有间隙,当水流经过,污物容易堵塞该间隙,使定位针与浮球卡死,浮球不能随着水流的上升而上升,因而无法有效排水;而且由于定位针的一端与地漏盖连接,可因水流的冲击而发生偏移,不利于浮球的上升,及造成浮球下降后与地漏主体的密封性欠佳,从而引起臭气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绝下水道中的臭气向外逸出,并且容易清洁、定位精准的自动密封的防臭地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密封的防臭地漏,包括底端呈碗状并含缩径盆形口的地漏主体、与所述地漏主体的上端口相吻合的地漏盖,地漏盖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地漏主体内放置有浮球,地漏主体底端中心向上延伸固定有定位针,浮球内部设有与所述定位针匹配的单向贯通的中心孔,所述浮球通过所述中心孔与定位针固定在所述地漏主体内。
更优的,所述地漏主体底端中心处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至少两条固定条固定于地漏主体盆形口的中心,所述定位针固结于固定块上。
更优的,所述地漏主体和浮球的接触处增设一层密封层。
及,所述浮球的下半部分为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浮球随水柱的降低可自动密封,避免了产生臭气的问题,取代U型管的水封作用,节省了材料,可选用稍粗的下水管,增大流量,缩短了污物的滞留时间;另外由于定位针与地漏主体的底端固结在一起,浮球定位精准,不会因水流冲击而发生偏移,密封效果及排流性能更加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地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漏主体;11、定位针;12、盆形口;13、固定块;
14、固定条;2、地漏盖;21、漏水孔;3、浮球;31、中心孔;
4、密封层;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习用的一种自动密封的防臭地漏,本实用新型对此作了改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3、4、5所示,一种自动密封的防臭地漏,包括底端呈碗状并含缩径盆形口12的地漏主体1、与地漏主体1的上端口相吻合的地漏盖2,地漏盖2上开设有网状漏水孔21,地漏主体1内放置有浮球3,地漏主体1底端中心处设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通过三条固定条14固定于地漏主体1的盆形口12的中心,而定位针11则向上延伸固结于固定块13上,浮球3内部有与定位针11大小、形状相匹配的单向贯通的中心孔31,浮球3通过中心孔31固定在地漏主体1底端中心的定位针11上。为了增加密封性能,浮球3的下半部分设计为阶梯状,且在地漏主体1和浮球3的接触处增设有一层密封层4,密封层可采用硅胶或海绵。
如图6所示,出水管5与地漏主体底端的盆形口12相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其他与实施例一类似,只是出水管5与地漏主体1相连接。
当废水经地漏盖2上的漏水孔21流至地漏主体1内,随着水流逐渐增多而使浮球3上浮,从而实现排流,而当水流减少,浮球3降低而自动密封,避免了产生臭气的问题,取代U型管的水封作用,节省了材料,可选用稍粗的下水管,增大流量,缩短了污物的滞留时间;另外由于定位针11与地漏主体1的底端的固定块13固结在一起,浮球3定位精准,不会因水流冲击而发生偏移,密封效果及排流性能更加优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斌,未经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3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子计算机
- 下一篇:多功能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