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压缩阀提前打开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9207.6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福特·A·菲利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古德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5/00 | 分类号: | F02B2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压缩 提前 打开 分开 循环 发动机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8月7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60/963,742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一对活塞的分开式循 环发动机,其中一个活塞用于进气和压缩冲程,且另一个活塞用于膨胀(或 动力)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中的每一个都在曲轴的一次回转中完成。
背景技术
为了清楚的目的,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传统发动机”涉及一种内 燃机,其中熟知的奥托循环(Otto cycle)的所有四个冲程(即,进气冲程、 压缩冲程、膨胀冲程和排气冲程)包含在该内燃机的每个活塞/汽缸组合中。 同样为了清楚的目的,对可能会应用于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发动机并在本 申请中涉及的术语“分开式循环发动机”提供了下述定义。
在此涉及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包括:
曲轴,可以围绕曲轴轴线转动;
压缩活塞,压缩活塞可滑动地容纳在压缩气缸内并且可操作性地连接 到曲轴,使得压缩活塞通过在曲轴的转动一圈期间的进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而往复运动;
膨胀(动力)活塞,可滑动地容纳在膨胀气缸内并且可操作性地连接到 曲轴,使得膨胀活塞通过在曲轴的单个转动期间的或膨胀冲程和排气冲程 而往复运动;和
使膨胀气缸和压缩气缸相互连接的交换通道,所述交换通道包括在其 间限定压力室的交换压缩(XovrC)阀与交换膨胀(XovrE)阀。
2003年4月8日授权给Carmelo J.Scuderi(米卡罗·J·史古德利)的美国专利 No.6,543,225(在此称为“Scuderi)包含分开式循环及类似类型的发动机的展开 讨论。此外,该专利公开了本发明对其进一步改进的发动机的现有方案的细节。
参照图1,现有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的概念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大致由 附图标记10示出。分开式循环发动机10用一个压缩汽缸12和一个膨胀 汽缸14的组合代替传统的四冲程发动机的两个相邻的汽缸。这两个汽缸 12、14根据曲轴16的回转实现它们各自的功能。入口空气和燃料供送 (charge)通过典型的提升型进气阀18吸入压缩汽缸12。压缩汽缸活塞 20对所述供送进行加压,并驱动所述供送通过交换通道22,该交换通道 22用作膨胀汽缸14的进气通道。
交换通道入口处的止回型交换压缩(XovrC)阀24用来防止从交换通道 22反向流入压缩汽缸12中。也就是说,止回阀24仅允许空气从压缩汽缸 12流入交换通道22的一种方式。
交换通道22出口处的交换膨胀(XovrE)阀26控制加压进气的流量,使 得所述供送在膨胀活塞30到达它的上止点(TDC)位置之后很短的时间内 完全进入膨胀汽缸14。在所述进气进入膨胀汽缸14并且所产生的燃烧向 着下止点向下驱动膨胀汽缸活塞30之后不久,火花塞28点燃。废气通过 提升排气阀32抽出膨胀汽缸。
参照图2,在Suh等的美国专利6,789,514(在此称为“Suh”)中公开分 开式循环发动机33的可替换的现有设计。如图2(对应于Suh的图4a)所 示,分开式循环发动机33包括由交换通道36互连的压缩汽缸34和膨胀 汽缸35。压缩活塞37和膨胀活塞38分别在汽缸34和35进行往复运动。 向内打开提升型XovrC阀39和向内打开XovrE阀40控制压缩的燃料/空 气供送41通过交换通道36和进入膨胀汽缸35的流量,其中在膨胀汽缸 35中,该供送41由火花塞42点燃。
Suh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33与Scuderi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10不同 的至少两方面是:
1)燃料/空气供送41在膨胀活塞38到达它的TDC位置之前被点燃(参 见Suh的第14栏第39-41行),而不是在到达它的TDC位置之后;和
2)Suh的XoverC阀39是向内打开的提升阀(参见Suh的第14栏第 29-30行),而不是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古德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史古德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9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