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氢气氛下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4816.3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谦;付威;李强;周国治;鲍正洪;丁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J23/80;C10K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氛下低汽气 变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富氢气氛下低汽气比条件下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水煤气变换工艺及催化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冶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将其依次经过焦油的催化裂解和甲烷重整反应,重整后气体中含有大量的H2、少量的CO和CO2,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制氢原料气。燃料电池以其清洁、高效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氢能利用途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少量的CO将会致使燃料电池催化剂Pt电极中毒,因此焦炉煤气制得的富氢气体在使用前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水煤气变换可实现除去CO的同时提高H2的产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增加水蒸汽的加入量有利于提升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活性,但是现在水煤气变换制氢除碳中为了节能必须尽可能降低水蒸汽消耗,而已工业应用的变换催化剂在低汽气比下操作时,活性受到极大的抑制,使得最终重整后气体中CO含量较高的同时H2减产,因此开发出高效、节能、廉价、长寿命的低汽气比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已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为适应节能制氢要求,国外开发了一系列低汽气比催化剂。如Toposoe公司的LK-811、LK-821和LK-142,UCI公司的C18-7和C18-5,ICI公司的ICI53-1、ICI83-2和ICI83-3,BASF公司的K3-111等,这些催化剂能在汽气比小于0.4下,维持较高的CO转化率。
国内低汽气比催化剂的研究近年来非常活跃,如L-1型和B207型,在低汽气比条件下(~0.5左右),均具有良好的效益。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第27卷第6期)发表的一篇“稀土助剂对低汽气比高变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的文章,指出在低汽气比条件下,添加稀土元素可能在催化剂表面起到富集水蒸汽的作用,保持较高的变换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富氢气体中的低汽气比条件下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富氢气氛下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氧化铜为10%~50%,氧化锌、氧化锆、稀土氧化物、IIIA族元素氧化物中的二种氧化物,或三种氧化物,或四种氧化物为50%~90%;
所述的氧化铜、氧化锌或氧化锆由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中的一种得到;所述的稀土元素氧化物为La2O3、CeO2或Nd2O5中的一种;所述的IIIA族元素氧化物为B2O3、Al2O3或In2O3中的一种。
一种富氢气氛下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和步骤:
a.以去离子水为溶剂,以重量百分比计,按氧化铜为10%~50%,氧化锌、氧化锆、稀土氧化物、IIIA族元素氧化物中的二种氧化物,或三种氧化物,或四种氧化物为50%~90%配制好铜盐溶液与稀土、IIIA族元素、锌和锆中的二种、三种或四种盐溶液,将混合后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均匀化处理30~60分钟;
b.将上述混合溶液与沉淀剂同时逐步滴入60~80℃不断搅拌的去离子水中,随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7~9,搅拌陈化1~3小时,然后在60~80℃恒温槽中老化10~24小时,得到沉淀;
c.将上述沉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然后在80~110℃干燥10~20小时;
d.将步骤c所得混合物在400~600℃下焙烧2~4小时,得到混合金属氧化物固体,然后将固体粉碎成粉末,在50~100MPa压力下于模中挤压成型,随后再经粉碎、过筛,得到粒径为20~40目的颗粒,即为最终催化剂。
所述的超声波均匀化处理条件:频率为42±3千赫兹,射频输出功率为85~140瓦,加热功率为185瓦。
所述的沉淀剂为: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尿素、氨水或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催化剂通过XRD检测为氧化物,在富氢气氛,低汽气比条件下,具有水煤气变换活性较高,节能,工艺简单、原料廉价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抄表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