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热交换器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4120.9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胡定刚;白晓军;向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9/02 | 分类号: | F28F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表面 腐蚀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铜热交换器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铜热交换器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延长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国内厂家对以铜材制造的热交换器一般都要经过防腐处理,或采用对金属本身进行钝化处理、或采用电泳环氧树脂涂层处理、或采用聚四氟乙烯涂层处理,但防腐蚀效果均不理想。如常见的铜热交换器的防腐处理方法,是用砂布或水砂纸等方式,打磨除去金属表面浮灰以及氧化铜等污染物氧化层,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保证待涂表面无油、干净、干燥,再对工件表面喷上防锈涂层,待自然烘干即可。此工艺操作简单,作业时间短,但长期处于强酸、高温等环境复杂的条件下,普通浸涂方式形成的防锈涂层比较容易脱落,从而影响其防腐蚀性能,对热交换器造成严重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防腐性能显著的的铜热交换器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1、一种铜热交换器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机械去除氧化皮,将工件表面的氧化层去除;
b、工件表面清洗,浸于除油水溶液中去除油污;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在温度为110~130℃环境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0~20分钟;
c、超声波浸涂,采用超声波震动方式在工件表面覆盖防腐涂层;
d、预烘干,将c过程浸涂后的工件放置于烘干炉中预烘干;温度为100~180℃,烘干时间为20~30分钟;
e、二遍喷涂,采用无气喷涂方式进行涂装;
f、干燥处理,包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工艺步骤c的超声浸涂过程中,是将清洗并烘干后的工件浸泡于涂料中,由超声波设备使涂料充分覆盖于工件表面。
在工艺步骤c的超声浸涂过程中,工件常温浸涂20~60秒。
在工艺步骤f的干燥处理过程中,采用烘干方式,烘干温度为180~250℃,烘干时间为30~120分钟,待工件降至常温后包装。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超声波浸涂方式在清洗干净的工件表面附上一层耐高温并能抵抗大气和酸、碱性溶液的腐蚀的涂层,并经过二次喷涂,使铜制工件完全与外界环境隔绝,达到防腐蚀的目的;而且超声波浸涂形成的涂层吸附力强,并且可充分填充铜制件结合处的间隙,涂层不容易脱落,能抵抗大气和酸、碱性溶液的腐蚀,稳定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铜热交换器表面防腐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机械去除氧化皮;首先,通过用砂布或水砂纸、喷砂等机械方式去除金属表面浮灰以及氧化皮;
b、工件表面清洗,将工件浸入除油水溶液中完全除去金属表面的油脂;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在温度为120℃环境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5分钟;
c、超声波浸涂,将清洗并烘干后的工件浸泡于涂料中,由超声波设备将涂料吸附于工件表面;工件常温浸涂20~60秒,要求底漆漆膜平整,厚薄均匀。
d、预烘干,将c过程浸涂后的工件放置于烘干炉中烘干,温度为100~180℃,烘干时间为25分钟;
e、二遍喷涂,通过无气喷涂机于工件表面喷涂漆膜,自然晾干;
f、烘干,烘干温度为180~250℃,烘干时间为60分钟,待工件降至常温后包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工艺步骤f的干燥处理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增加添加剂,然后在常温下自然晾干的方式进行。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定位轨迹追踪器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收敛测点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