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排水桩的透水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650.X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闽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400江苏省太仓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排水 透水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地基用桩体,尤其是一种刚性排水桩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刚性桩复合地基已有十多年的应用经历(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CFG桩法”),它具有有效桩长长,变形小,能充分调动桩间土及桩端土的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高,比桩基造价低等较多优点,因而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但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层中有变形急进趋势,且刚性桩多为低标号沉管灌注或压灌现浇混凝土桩,在软土层中施工易使土层中孔隙水压力骤增引起地面隆起而将桩拔断,桩身混凝土易产生缩径、离析,刚性桩的打设对桩周软土层不但没有改良作用,反而有扰动作用降低桩侧阻等缺陷,因此在软土地基中较少采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性排水桩的透水改良结构,设有本例的刚性排水桩对桩间软土层有较好加固改良作用,施工时不易产生地面隆起,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刚性排水桩的透水改良结构,包括预制透水混凝土管,所述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的轴向形成通孔,以使用方向为准,预制透水混凝土管外表面设有至少一段排水槽,排水槽内固定有排水板,排水板上设有若干个纵向的水槽,所述若干个水槽表面覆盖有透水膜,排水槽下端与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管壁的衔接处形成有斜向下的肩部,排水槽下部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相通于所述通孔,排水板底端和透水膜底端进入排水孔内,排水孔内固定塞入一混凝土塞,混凝土塞卡制固定排水板底端和透水膜底端于排水孔中。这样土层中的水可沿排水槽内排水板上的水槽流向排水孔后再流入所述通孔中,最后用真空泵将通孔中的水不断抽出,即可实现土层中孔隙水向外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排水板的形状与排水槽相匹配,且排水板布满排水槽内。
排水板粘贴于排水槽内,且排水板上端顶住排水槽上面内部。
排水板底端和透水膜底端伸入通孔内。
透水膜由土工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土层中的水透过透水膜沿排水槽内排水板上的水槽向下流向排水孔后再流入预制透水混凝土管内的通孔中,最后用真空泵将通孔中的水不断抽出,即可实现土层中水向外抽出,设有本例的刚性排水桩比一般的刚性桩更适合深厚软土层,对桩间软土层有较好的加固改良作用,施工时不怕地面隆起,施工快捷,复合地基承载力高,造价相对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刚性排水桩的透水改良结构,包括预制透水混凝土管,所述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的轴向形成通孔1,以使用方向为准,预制透水混凝土管外表面设有至少一段排水槽2,排水槽内固定有排水板3,排水板上设有若干个纵向的水槽,所述若干个水槽表面覆盖有透水膜,排水槽2下端与预制透水混凝土管管壁的衔接处形成有斜向下的肩部,肩部可缓冲土对排水板的强摩擦作用,避免损坏排水板,排水槽2下部设有排水孔4,排水孔相通于所述通孔1,排水板3底端和透水膜底端进入排水孔4内,排水孔4内固定塞入一混凝土塞,混凝土塞5卡制固定排水板3底端和透水膜底端于排水孔中。这样土层中的水可沿排水槽2内排水板3上的水槽流向排水孔4后再流入所述通孔1中,最后用真空泵将通孔中的水不断抽出,即可实现土层中孔隙水向外抽出。
排水板的形状与排水槽相匹配,且排水板布满排水槽内。
排水板粘贴于排水槽内,且排水板上端顶住排水槽2上面内部。
排水板3底端和透水膜底端伸入通孔1内,这样土层中的水可以顺畅地沿排水板上的水槽流入所述通孔中,水不会积在排水孔中或外流。
透水膜由土工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闽,未经梁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梁增产肥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白色灯饰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