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冰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993.9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拾贰;吴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设备,特别是一种节能电冰箱。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资源都比较紧缺,电能也是如此,因此冰箱的节能已经成为冰箱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冰箱的节能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通过提高蒸发器的温度和加大蒸发面积以提高冰箱起动时室内负载的降温速度。比较有效地做法是,提高压缩机COP值,或对冷冻室内的蒸发器进行优化。如将蒸发器加密,在蒸发管上增加散热翅片等。第二,降低冰箱停机时负载回升速度,如加厚箱体的隔热层,采用真空绝热技术等。因此,要使冰箱有一个良好的节能效果必须同时对隔热层、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或压缩机进行改进,不但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工艺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不能满足全民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节能、工艺操作简便的电冰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电冰箱,包括内壳以及设置在内壳腔室内的若干层内腔蒸发器,所述内壳外部的四周表面设有外腔蒸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腔蒸发器包括蒸发管与传热板,所述传热板置于蒸发管与内壳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外腔蒸发器包括蒸发管与铝箔,所述铝箔覆盖在蒸发管与内壳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内壳外部的四周表面安装外腔蒸发器,当冰箱开机后,内壳腔室内的内腔蒸发器与内壳外部的外腔蒸发器形成了三维冷气幕,大大挺高了蒸发面积,使冷气交替传递,制冷更迅速强劲;同时由于外腔蒸发器的作用,当冰箱停机时,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高温影响箱内的负载温度回升,更有利于阻止冰箱左右侧板上布置的散热器带来的高温,冰箱再次开机制冷时,制冷剂很快将外腔蒸发器上吸收的外界热量带走,因此合理设计开停机时间比例可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本设计同时满足了降温和保温的要求,冰箱更节能,室内温度均匀,有利于食品保鲜,同时本设计结构简单,工艺操作也非常简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节能电冰箱,包括内壳1以及设置在内壳1腔室内的若干层内腔蒸发器2,所述内壳1外部的四周表面设有外腔蒸发器3。同时由压缩机5、冷凝器6、过滤器7、毛细管8,内腔蒸发器2、外腔蒸发器3、冷藏室蒸发器4构成单循环制冷系统。当冰箱开机制冷时,从毛细管8出来的制冷剂首先经过内腔蒸发器2,由于内腔蒸发器2直接与负载接触,制冷速度快,然后制冷剂再经过外腔蒸发器3,内壳1腔室内的内腔蒸发器2与内壳外部的外腔蒸发器3相当于形成了三维冷气幕,大大挺高了蒸发面积,使冷气交替传递,制冷更迅速强劲,内壳1腔室内的温度也更加均匀,有利于食品保鲜;当冰箱停机时,传热板32温度在-30℃以下,内壳1腔室内负载温度保持在-18℃,相当于传热板32温度至少比食物温度低了12℃,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高温影响箱内的负载温度回升,更有利于阻止冰箱左右侧板上布置的散热器带来的高温,当冰箱下次开机制冷时,制冷剂很快将外腔蒸发器3中的传热板32上吸收的外界热量带走,因此合理设计开停机时间比例,即将停机时冷冻室四周表面的蒸发器中的传热板的温度回升到-18℃的时间作为停机时间长度可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同时本设计结构简单,工艺操作也非常简便,而且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全民节能的要求。
所述外腔蒸发器3包括蒸发管31与传热板32,传热板32置于蒸发管31与内壳1之间,传热板32可以与壳体1充分接触,有利于制冷;另外本外腔蒸发器3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即外腔蒸发器3包括蒸发管31与铝箔33,蒸发管31绕在壳体1上,而铝箔33覆盖在蒸发管31以及壳体1的表面,都可以有效地制冷。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力式喷雾干燥器的外部加强结构
- 下一篇:发电机转子风扇式通风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