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碗机的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7255.6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温炯;林婷;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碗机 过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属于洗碗机的过滤系统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洗碗机的过滤系统如图1所示,提杯1通过旋钮或卡位的方式固定在水杯2的中心位置,夹带污染物的水通过提杯1上的柱面过滤网3后,在洗涤电机泵的抽吸力作用下,水进入洗涤泵4及水流系统,在此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污染物暂时保留在柱面过滤网3及提杯1中,随着洗涤过程中的排水,污染物排出机器外部。这种结构由于提杯腔收集污染物过多,以及细小污染物直径和过滤网网孔直径相似,污染物极容易堵塞过滤网,从而影响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过滤效率,减少单次洗涤用水量,并且有效减少了由于污染物堆积而对柱面过滤网造成的堵塞,从而提高过滤效率及过滤网的抗污染能力的洗碗机的过滤系统。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提杯、水杯、装设在提杯侧面的柱面过滤网及设置在洗碗机内胆下部的排水泵及排水管,其中所述水杯内形成一个提杯腔,提杯放置在提杯腔内,水杯的下方设置有污染物处理室,提杯的腔体底部设有与污染物处理室连通的出口,柱面过滤网过滤后的水通过提杯腔及与水杯主洗涤腔连通的通道进入水杯主洗涤腔,水杯主洗涤腔中的水能通过洗涤泵输送回洗涤管路中,污染物处理室中的水和污染物通过排水泵及排水管排出。
上述放置在水杯所设提杯腔内的提杯通过旋扭或卡位或螺钉与水杯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洗碗机工作时,通过提杯腔分流作用,将主水路水流,污染物处理与水流分开的结构,提高了过滤效率,减少了单次洗涤用水量,并且有效的减少了由于污染物堆积而对柱面过滤网造成的堵塞,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及过滤网的抗污染能力。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洗碗机的过滤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洗碗机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有提杯1、水杯2、装设在提杯1侧面的柱面过滤网3及设置在洗碗机内胆7下部的排水泵6及排水管,其中所述水杯2内形成一个提杯腔21,提杯1放置在提杯腔21内,水杯2的下方设置有污染物处理室5,提杯1的腔体底部设有与污染物处理室5连通的出口11,柱面过滤网3过滤后的水通过提杯腔21及与水杯主洗涤腔22连通的通道23进入水杯主洗涤腔22,水杯主洗涤腔22中的水能通过洗涤泵4输送回洗涤管路中,污染物处理室5中的水和污染物通过排水泵6及排水管排出。
本实施例中,上述放置在水杯2所设提杯腔21内的提杯1通过旋扭或卡位或螺钉与水杯2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进入提杯1的水,经过柱面过滤网3过滤的污染物残渣和少部分水在重力,水流惯性等的作用下,经提杯1腔体底部设有的出口11分流入污染物处理室5,污染物在此经过处理、过滤,污染物残渣留在该室中,水通过通道进入水杯2,进入水的再循环中。洗涤结束后,通过排水泵6将污染物和水排出。洗涤过程中,提杯过滤网内不堆积过滤下的污染物残渣。同时,柱面过滤网3过滤后的水大部分通过提杯腔21和水杯主洗涤腔22连通的通道23进入水杯主洗涤腔22,进入主水路继续循环。洗涤结束排水时,主洗涤腔22内残余的水又通过此通道回到提杯腔21,经提杯腔21和污染物处理室5形成排水通道,将机器内的水全部排出。在此排水反向水流的作用下,冲刷柱面过滤网3,附着在柱面过滤网2上的污染物随水流同过滤网分离,清洁了过滤网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