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锁死刹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7312.4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18 | 分类号: | B60T1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锁死 刹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兼具低制造成本及高稳定性的防锁死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习知的防锁死刹车系统1主要包括有一油压控制机构10、一刹车总泵20、一制动器30、一常开型电磁阀40、一常闭型电磁阀45、一电子控制单元(ECU)50、一蓄油器55、一第一单向阀61、一第二单向阀62、一第三单向阀63、一油泵70、一马达80及一凸轮90。
油压控制机构10具有一进油口11、一出油口12、一第一油道13a、一第二油道13b、一第三油道13c及一第四油道13d。第一油道13a及第三油道13c分别连接于进油口11与出油口12之间,亦即,第一油道13a及第三油道13c彼此为并联的关系。第二油道13b连通于第一油道13a,并且第二油道13b亦是连接进油口11与出油口12之间。第四油道13d是连通于第三油道13c。此外,进油口11、出油口12、第一油道13a、第二油道13b、第三油道13c及第四油道13d内容纳有刹车油(未显示)。
刹车总泵20连接于进油口11。
制动器30连接于出油口12,并且制动器30可以是一鼓式刹车机构或一碟式刹车机构的一部份。在此,制动器30乃是一刹车卡钳,并且其是套设于一车轮(未显示)的一刹车碟盘D之上。
常开型电磁阀40设置于第一油道13a之上。
常闭型电磁阀45设置于第三油道13c之上。
电子控制单元50电性连接于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电磁阀45,其可用来控制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电磁阀45的运作。
蓄油器55连接于第四油道13d。
第一单向阀61设置于第二油道13b之上。在此,藉由第一单向阀61的设置方向,刹车油仅能从出油口12经由第一单向阀61流向进油口11。
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设置于第三油道13c之上。在此,藉由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的设置方向,刹车油仅能从出油口12经由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流向进油口11。
油泵70设置于第三油道13c之上,并且油泵70是位于第二单向阀62与第三单向阀63之间。更详细的来说,油泵70具有一壁体71、一柱塞72、一弹性元件73及一油室74。柱塞72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壁体71之中。弹性元件73设置于油室74之中,并且弹性元件73连接于壁体71与柱塞72之间,其可用来提供回复弹力于柱塞72。油室74连接于第二单向阀62与第三单向阀63之间。如上所述,藉由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的设置方向,刹车油仅能从出油口12经由第二单向阀62、油室74及第三单向阀63流向进油口11。
马达80具有一输出转轴81。
凸轮90是以偏心方式连接于马达80的输出转轴81,并且凸轮90抵接于油泵70的柱塞72。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元件73乃是以朝向凸轮90的方向对柱塞72提供回复弹力。如上所述,凸轮90可以随着输出转轴81而同步旋转,因而可使柱塞72进行往复移动,进而可使油室74的容积大小呈现交替变化。
如图1所示,当刹车总泵20运作而产生刹车油压时,刹车油(刹车油压)会依序经由进油口11、第一油道13a、常开型电磁阀40及出油口12而流至(传递至)制动器30,以迫使制动器30夹住转动中的刹车碟盘D,因而可达成对车轮刹车的效果。在此,由于第一单向阀61、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的限制,故刹车油(刹车油压)会直接从第一油道13a通过常开型电磁阀40而流向(传递至)出油口12,然后再流至(传递至)制动器30,以迫使制动器30夹持刹车碟盘D。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刹车总泵20运作且车轮达到一设定减速度值时,马达80皆会不停运转,以不断驱使凸轮90旋转。
在另一方面,当电子控制单元50在刹车过程中侦测出车轮(未显示)即将与地面发生打滑时(亦即,当电子控制单元50判读到刹车碟盘D即将被制动器30死锁时),电子控制单元50会立即输出讯号来驱使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电磁阀45分别进行断开及导通的运作。此时,如图2所示,第一油道13a会呈现断路状态,而位于制动器30中的部份刹车油会从出油口12经由常闭型电磁阀45流往蓄油器55暂存。接着,制动器30内的刹车油压会降低,因而使得制动器30释放刹车碟盘D,进而避免车轮与地面发生打滑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7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机车进砂结构
- 下一篇:汽车前部防腿部碰撞吸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