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8988.4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国;孙云国;梁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利尔环保锅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32 | 分类号: | F23C5/32;F23C7/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663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锅炉 切线 漩涡 燃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重视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烟尘排放达标两大问题。现有的煤粉燃烧设备主要是在发电大型锅炉上应用,用于工业煤粉锅炉上的煤粉燃烧设备很少,大多是用于窑炉的煤粉燃烧器。
现阶段煤粉燃烧器一般分为两种:旋流燃烧器和直流燃烧器,直流式燃烧器是利用直流射流及射流的组合来燃烧煤粉的装置,根据燃烧方式分为:平面火焰燃烧方式、U形火焰燃烧方式和W形火焰燃烧方式,此燃烧器需要的炉膛空间很大,主要用于发电大型锅炉上。旋流式煤粉燃烧器是利用旋转气流形成有利于着火的回流区以及气流混合强烈的特点来燃烧煤粉的装置。煤粉由一次风载送从燃烧器喷入炉内,二次风经由旋流器形成旋转气流,流出喷口后在中心形成回流区,卷吸炉内的高温烟气至燃烧器出口附近,加热并点燃煤粉,并且,二次风不断和一次风混合,使燃烧过程不断发展,直至燃尽。
但现有的煤粉燃烧器存在造价较高、设备复杂、喷嘴磨损严重、检修工作量大、煤种适应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以解决煤粉燃烧器存在造价比较高、设备复杂、喷嘴磨损严重、检修工作量大和煤种适应性差等缺点,使的锅炉效率提高,节约煤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包括:主送粉管、二次风管、喷嘴、副送粉管和二次风机,所述主送粉管进入炉膛内分为两支副送粉管,沿炉膛两侧布置,在相对的所述副送粉管上每侧设有两个喷嘴,每个前方的喷嘴的方向与相对的副送粉管的后方的喷嘴的方向相对,并且四个喷嘴的位置构成正方形。
优选的,上述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所述前方喷嘴的方向与副送粉管之间的夹角为37°,后方喷嘴与副送粉管之间的夹角为53°。
优选的,上述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所述主送粉管上在炉膛之前设有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一端与二次风机相连。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四角切圆的燃烧方式,具有炉膛充满度好,扰动大、有利于燃烬、低氮氧化合物排放等优点;
该设备投资成本低,部件少、安装简单、维修工作量小,并可根据锅炉本体情况进行调节;
此燃烧方式,使煤粉形成切圆燃烧,提高了煤粉的燃尽率,并使燃烧更加稳定,该技术突破了小型煤粉燃烧器燃烧不稳定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以解决煤粉燃烧器存在造价比较高、设备复杂、喷嘴磨损严重、检修工作量大和煤种适应性差等缺点,使的锅炉效率提高,节约煤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主送粉管,2为二次风管,31、32、33和34均为喷嘴,41和42为副送粉管,5为风机,6为炉膛。
主送粉管1进入炉膛6内分为两支副送粉管41和42,沿炉膛6两侧布置,在相对的副送粉管上每侧设有两个喷嘴,每个前方的喷嘴的方向与相对的副送粉管的后方的喷嘴的方向相对,并且四个喷嘴的位置构成正方形。在每个副送粉管41、42上各有两个喷嘴31和32、33和34,四个喷嘴31、32、33、34的位置构成正方形。
另外,在进入炉膛之前的主送粉管1上设有二次风管2,其一端与二次风机5相连。
前方的喷嘴31、33的方向与副送粉管41、42之间的夹角为37°,后方的喷嘴32、34与副送粉管41、42之间的夹角为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利尔环保锅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利尔环保锅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笼式绞线机
- 下一篇:一种平面隔爆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