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2874.7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22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67;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组合,特别是一种可将风扇的气流收拢至散热器底部的散热器组合。
背景技术
现在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由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主要取决于中央处理器,因此中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对于中央处理器这一类的集成电路电子组件来说,运行速度越快,其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就越多,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引起其温度升高,导致其运行不稳定。业界均在中央处理器表面安装一散热器辅助其散热,随着处理器不断推出,其所配用的散热器也在不断改良。
为了均匀散热,中央处理器多抵接在散热器底部的中心位置,因此散热器底部中心的热流密度最大。安装于散热器之上的风扇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散热器底部中心位置上下轴向相对,但是风扇的中心位置(内含线圈和转子等)无扇叶,不产生气流,风扇扇叶产生的气流不能直接流向散热器底部的中心位置,导致中央处理器产生的热量不能即时高效的散去。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将气流收拢至散热器底部的散热器组合。
一种散热器组合,包括一散热器及一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的风扇,所述散热器包括一用于抵接发热组件的底部及若干设于所述底部上的鳍片组,每两组相邻的鳍片组之间开设有一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自所述散热器的中心线向外延伸,每一鳍片组均包括多个鳍片,每一鳍片自下而上相对于所述散热器的中心线向外倾斜以将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收拢至所述散热器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呈倒四棱台形。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的底部面积大小与所述发热组件相当。
优选地,每一导风槽由内向外逐渐变宽且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鳍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散热器四角处的鳍片组,这些鳍片组由多个折板状的鳍片组成。
优选地,所述鳍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散热器四侧的鳍片组,这些鳍片组由多个平板状的鳍片组成。
优选地,每一鳍片组的鳍片相互平行,且面积由外至内逐渐变小。
优选地,每一鳍片均相对所述散热器的中心线向外倾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合可将风扇产生的气流由上至下收拢到散热器的底部,并利用从中心向四周开设的导风槽,将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所述散热器组合包括一风扇、一散热器及一电路板。
图2是图1中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合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合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电路板10、一散热器20及一风扇30。所述电路板10上安装有一发热组件12(如中央处理器)。所述散热器20及所述风扇30用于为所述发热组件12散热,以保证所述发热组件12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所述散热器20包括一底部22、多组设于所述底部22之上的鳍片组24、26。所述鳍片组24位于所述散热器20的四侧(每一侧两组鳍片组24),所述鳍片组26位于所述散热器20的四角(每个角落一组鳍片组26)。每一鳍片组24由多个相互平行、面积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平板状的鳍片组成。每一鳍片组26由多个相互平行、面积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折板状的鳍片组成。每一鳍片均相对所述散热器20的中心线向外倾斜。相邻的两鳍片组之间开设一导风槽28。这些导风槽28自所述散热器20的中心线向外延伸,并相对散热器20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于所述散热器20中,每一导风槽28由内向外逐渐变宽且呈弧形。所述散热器20呈倒四棱台形,其底部22的面积大小与所述发热组件12相当。
请参阅图3,组装时,所述风扇30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0的顶部,所述散热器20的底部22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0的发热组件12上。工作时,所述风扇30的扇叶旋转产生气流,所述散热器20从其顶部的四侧将所述风扇30产生的气流自上而下收拢到其底部22,气流最后从所述散热器20的导风槽28流出所述散热器20外,以即时将所述发热组件12产生的热量带走。
经多次测试,所述发热组件12的最高耐热温度为60度,所述散热器20及固定于散热器20上的风扇30可将发热组件的温度控制在60度以内,满足散热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显示单元和LED显示屏
- 下一篇:睫毛膏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