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板式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39794.4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邹飞龙;杨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飞龙;杨腾飞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板式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热管,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电子冷却、光伏散热、LED散热的新型板式热管。
背景技术
热管是一种能快速将热能从一端传至另一端的传热元件,它具有导热能力强、换热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如太阳能集热、电子冷却、光伏散热、LED散热等方面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热管采用具有一定直径的圆管和平板热管,尤以圆热管为多。对圆热管而言,其相较传统的集热与散热方式,具有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但圆热管难以紧密排列,从而影响有效集热面积,与翅片复合,一般加工复杂,初投资大,而且很难避免接触热阻问题,从而效率降低;尤其在集热和散热面为平面时,其线接触的劣势凸显,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面接触后,为保证良好的集热或者散热效果,工艺复杂性和成本大幅度提高。对平板热管而言,平板热管具有便于与换热面面接触、传热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特点,但现有平板热管其加工大都采用焊接,加工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承压能力弱、安装固定不方便,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热管本体内热交换通道截面为不规则曲面,并在热管本体表面两侧设置翼翅的新型板式热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热管本体,热管本体的上端面为吸热面,热管本体内设置若干热交换通道,热交换通道内设有冷凝工质,热交换通道截面为由圆或者椭圆向其中心设置至少一个缺口而形成的不规则曲面。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热交换通道截面为由椭圆在其长轴两端点往椭圆内侧分别设置缺口,在其短轴端点两侧往椭圆内侧对称设置四个缺口而形成的不规则曲面。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短轴处设有隔板且隔板与热交换通道内壁连接为一体。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热交换通道截面为由圆向其中心均匀设置-个缺口而形成的不规则曲面。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热管本体上下端面和的两侧分别设有翼翅。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热管本体的下端面两侧设有翼翅。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上端面两侧翼翅为渐进过渡式。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热管本体包括热交换通道及热管本体两侧的翼翅为一体挤压成型。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热管本体包括热交换通道、隔板及热管本体两侧的翼翅为一体挤压成型。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一是采整体一次挤压成型,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二是传热能力强,换热效率高;三是结构紧凑,使集热和散热装置微型化,四是安装固定方便、承压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第一种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第二种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第三种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第四种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第五种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新型板式热管的第六种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7。新型板式热管,包括热管本体2,热管本体2的上端面5为吸热面,热管本体2内设置若干热交换通道,热交换通道3内设有冷凝工质8,热交换通道截面为由圆或者椭圆向其中心设置至少一个缺口4而形成的不规则曲面。
实施例2:参照图1、5、6和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热交换通道3截面为由椭圆在其长轴两端点往椭圆内侧分别设置缺口4,在其短轴端点两侧往椭圆内侧对称设置四个缺口4而形成的不规则曲面,短轴处设有隔板7且隔板7与热交换通道3内壁连接为一体。
实施例3:参照图1、2、3和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热交换通道3截面为由圆向其中心均匀设置5-10个缺口4而形成的不规则曲面。
实施例4:参照图2和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热管本体2上下端面5和6的两侧分别设有翼翅1。
实施例5:参照图3和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热管本体2的下端面6两侧设有翼翅1。
实施例6:参照图4和7。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上端面5两侧翼翅1为渐进过渡式。
实施例7:参照图1~4。热管本体2包括热交换通道3及热管本体2两侧的翼翅1为一体挤压成型。
实施例8:参照图1、5、6和7。热管本体2包括热交换通道3、隔板7及热管本体2两侧的翼翅1为一体挤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飞龙;杨腾飞,未经邹飞龙;杨腾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9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水平找平器
- 下一篇:高速铁路动车组机车用PAR64金卤型单前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