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终端及其液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1215.9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1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逯长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及其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及其液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针对各类机型,用户大多注重整机性能的体验,配置通常较高,从而使得整机功率也不断的提升;即,整机运行发热较高。
众所周知,良好的散热能够保证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稳定性,尤其是系统中的使用大功率部件,如CPU、NB(北桥)、SB(南桥)、硬盘、显卡等。然而,要保证各个部件散热良好,噪音不可避免的将会随着各个部件的功耗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高功耗系统的散热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支持高功耗部件运作,温度低,噪音低。上述分析说明,对于工业标准体积的台式机系统而言,如何有效进行散热和噪音的控制是一对相互矛盾的问题。
现有的台式机系统散热方案,主要是采用多个高转速风扇(CPU风扇和系统风扇)与铜质散热器配合进行散热,其中的系统风扇负责硬盘、显卡等部件的散热;但是,该方案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设置有系统风扇,因而增加了散热成本;另一是多个高转速风扇的同时使用,大大增加了系统噪音,因而影响整机的品质。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提出一种散热系统,以可靠地支持高功耗部件,在保持良好散热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以可靠地支持高功耗部件,在保持良好散热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噪音。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液冷散热系统的终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散热系统,置于一终端的机箱内,所述机箱具有前侧板、后侧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泵、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热交换器和风扇;其中,所述泵包括壳体和泵内部容液腔,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泵内部容液腔连通的泵进液口和泵出液口;所述第一散热器置于所述泵与第一发热部件之间,且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相抵;所述第二散热器与第二发热部件相抵,所述第二散热器具有散热器内部容液腔及与所述散热器内部溶液腔连通的第二散热器进液口和第二散热器出液口,且所述第二散热器进液口与所述泵出液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置于所述机箱的后侧板上,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器内部容液腔及与所述热交换器内部溶液腔连通的热交换器进液口和热交换器出液口,且所述热交换器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器出液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出液口与泵进液口连通;所述风扇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前侧,以形成通过所述热交换器流向机箱外侧的冷却气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具体为贴合固设在所述第一发热部件上的散热板;所述泵的壳体的集热面与该散热板的表面贴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泵具体为叶片泵,驱动电机固设在所述泵的壳体外侧,且所述驱动电机输出动力至叶片轴并驱动叶片旋转,以便于泵内部容液腔中的水经泵出液口输出。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机箱后侧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与风扇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器具体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并联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器进液口和第二散热器出液口分别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器具体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串联设置,即,一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器进液口与所述泵出液口连通、其第二散热器出液口与另一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器进液口连通,另一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器出液口与所述热交换器进液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及泵的壳体均采用铜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具有前侧板、后侧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机箱,以及置于所述机箱内的第一发热部件和第二发热部件,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如前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冷散热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安装。其采用泵、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热交换器构成散热回路。工作过程中,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吸收相应发热部件及其附近区域的热量,泵启动后建立起回路中冷却介质的循环,吸收热量后的冷却介质流向热交换器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流向各散热器,与此同时风扇(液冷风扇)形成通过热交换器并流向机箱外侧的冷却气流,从而通过液冷散热系统实现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多用播种机
- 下一篇:多路海底地震仪精密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