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用微量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7070.3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宙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微量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调节装置,属于医疗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调节和控制输液时液体流量的微量调节器。
背景技术
输液与口服药物相比,可以得到更快捷、更稳定的药效,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是现代医学治疗突发疾病的首选方式。输液过程采用注射针头直接插入人体静脉、药物液体与注射针头通过管路直接连接的方式,利用压力差将液体送入患者体内,药物送入人体血液并随着血液作用于患处。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口服药物以胃作为药物消化、吸收的场所,被胃消化后的药物经血液送往全身,并在患处完成治疗。由于口服药物可以控制药效释放,保持24小时连续供给,所以,虽然作用时间来的较慢,但药效持续性较好,可24小时连续施放,对病毒的控制和去除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输液过程的药液流量控制。现有输液时使用的流量控制器由一个带有倾斜角度的导轨和沿着导轨滚动的带有齿纹的小轮组成,输液管道位于导轨和小轮之间,推动小轮,相应挤压输液管道后,使输液管道内的液体流量得到调节和控制。但这种控制只是一个相对较粗旷的控制过程,调节的效果只能通过不断下落的药液液滴来观察和掌握。其在通常情况下使用还可,但在一些危急病人使用的特定药物上,如抗癌剂、抗生素等,必须根据病人的状况以恒定的速率进行适量输送,才能使药效持续发挥作用,否则,极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等,这时,现有的流量控制器已无法满足使用需要,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时还会影响治疗效果。而当孩童使用此类流量控制器时,由于手部的晃动和触碰,这种流量控制器上的小轮还会发生松动,使药液流速加快,影响输液效果。
上述控制器只实现了流量的粗略控制,要实现准确控制,现有方式主要是依靠输液泵进行,利用泵体进行流量供给,准确控制药液输送数量,保证药力持续时间。但输液泵需有电力才能工作,有一定的能源消耗,并且体积大、成本高,在病房中使用非常不便。
如何设计一种更加方便、稳定的流量调节控制器,在不消耗其它能源的情况下,使输液过程能够实现精确控制,保证药液作用时间和治疗疗效,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使用中遇到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依靠重力进行流量准确控制的输液用微量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输液用微量调节器,包括一个固定体和一个镶嵌在固定体上的圆形旋转体,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为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设有封闭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分别与固定体外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旋转体通过旋转调节水流通道的通道大小。
一种输液用微量调节器还包括一个刻度盘,刻度盘位于旋转体上方,旋转体与固定体间设有起始开关,刻度盘下端穿过旋转体后与固定体固定连接。
所述刻度盘下端设有弹性支脚,弹性支脚卡在固定体中央通孔的卡槽中,弹性支脚上还插有涨塞。
一种输液用微量调节器上还包括手柄,手柄连接在固定体上或与固定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相对分布在固定体外侧的上、下两端。
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相对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以及位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间的旋转开关,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布在固定体上,进水通道与进液口连通,出水通道与出液口连通,旋转开关控制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连通。
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成环形分布,进水通道分布在固定体上弹性密封圈的顶面上,进水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弹性密封圈顶面与旋转体底面紧密接触,弹性密封圈固定在固定体上,出水通道为一个环形凹槽,出液口与环形凹槽的底面连通,旋转开关包括一个设置在旋转体底面与进水通道相对应的凹槽,以及位于弹性密封圈顶面进水通道尾端的凸棱,凸棱与凹槽配合密封,凹槽两端可分别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连通。
所述弹性密封圈卡在固定体上的U形槽中,弹性密封圈底面为锯齿状。
所述旋转体底面与弹性密封圈上进水通道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引水凹槽。
所述环形进水通道为一条或一条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用微量调节器,利用旋转体的旋转过程,改变位于密封空间中水流连通通道的横截面积,使水流流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流量的准确调节和控制。操作过程中,利用连接在固定体上的手柄实现流量的单手调节控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流量大小,通过刻度盘一目了然。
其具体优点表现为:
1、改变了目前输液单凭医护目测,手动调控流量的操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宙,未经李明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