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骨结合特性的牙植入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4743.9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塞佩·奥那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那吉路易吉&奥那吉朱塞佩和安吉洛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结合 特性 植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植入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骨结合特性的牙植入体。
牙植入体是放置进病人下颌骨内或上颌骨内以支撑一个或多个假牙的人造牙根。植入体通常由钛制成,并包括通过形成合适尺寸的孔而以外科方式插入病人上颌骨和/或下颌骨内的自攻构件。在插入自攻构件之后,开始骨结合过程,即在活性骨与自攻构件之间逐渐建立紧密连接的过程。骨结合过程的有效性根据植入体的形状和表面类型而定。一旦完成骨结合过程,通过直接旋拧或通过二级螺钉(secondary screw)在植入体上安装“基牙”。因此,基牙从牙龈中突出,并形成用于固定假牙的基座、或替代地形成为齿桥。
牙植入体必须能够确保足够的“初级”稳定性,即在牙植入体刚插入后的期间内承受例如咀嚼所引起的载荷而不会相对于骨移动,牙植入体还必须能够确保良好的“次级”稳定性,即在骨结合过程完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牙植入体也必须能够稳定而不会更改其相对于骨的位置。
为了提供具有良好初级稳定性的牙植入体,已经研究和发展了很多类型的螺纹,以替代通常为自攻构件的螺纹的已知三角形或梯形螺纹。例如,国际公开文献WO 93/06786公开了一种牙植入体,其中自攻构件具有截头圆锥体形状,并且其中螺纹具有大致垂直于自攻构件的轴线的导引牙侧。这就容许在插入步骤过程中在牙植入体与下颌骨或上颌骨的骨之间具有较大接触表面,因此能够实现大的初级稳定性,以及减小咀嚼过程中骨承受的应力。
国际公开文献WO 2007/074498公开了一种牙植入体,其中自攻构件具有相对于传统植入体的骨-植入体界面而言较大的骨-植入体界面。螺纹牙型包括沿其牙侧以多种方式设置的多个凹槽和/或凸部。这种解决方案容许改善植入体在初级稳定性方面的特性并优化了骨结合过程可用的表面。
次级稳定性反而主要受植入体的表面积大小以及表面处理的影响。事实上已知光滑表面不会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由此在制造牙植入体时通常利用专门的粗糙化处理,例如用砂或金属氧化物进行喷砂处理并结合以酸性化合物蚀刻。已知如果植入体设置有粗糙表面,则骨结合过程显著地更快和更有效。
例如,专利EP 552261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容许在牙植入体上获得适于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的表面处理。由钛或钛合金制成的植入体表面用氧化钛微粒进行喷砂处理,因此获得预定粗糙度,并同时容许通过去除例如因制造植入体所需的机械操作而引起的存在于植入体上的污染因子来清洁植入体表面。
国际公开文献WO 2004/058091公开了一种牙植入体,其设置有适于与病人的上颌骨或下颌骨的骨接合的螺纹。螺纹牙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有助于骨结合过程并随着时间流逝改善植入体稳定性的沟槽。这些沟槽可设置在与植入体的轴线相距相同距离处或不同距离处,并可形成在螺纹的根部牙侧或外层牙侧上或形成在两种牙侧上。
专利申请US 2006/0204930公开了一种具有螺旋线螺纹牙型的牙植入体,其中每圈螺纹的根部牙侧和外层牙侧设置有微结构,这些微结构具有不同形状和横截面并容许增加骨-植入体界面处的表面积。
专利US 5639237公开了一种牙植入体,其具有螺纹部,螺纹部至少部分地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和多个适于增加骨-植入体界面处的表面积的凹痕,以促进植入体周围的骨生长。
国际公开文献WO 2006/117298公开了一种牙植入体,其螺纹牙型设置有适于增加骨-植入体界面处的表面积的微米级结构和纳米级结构。在植入体的螺纹底径(core diameter)处,在螺纹牙型内形成凹形部分。这些部分适于在生长期间接收骨细胞。
专利申请US 2005/0084820公开了一种牙植入体,其螺纹牙型包括缺口和纵向槽缝。植入体也包括内腔,上述内腔在根部端部处敞开并通过纵向槽缝与螺纹表面连通。植入体的缺口、纵向槽缝以及腔容许保持在对上颌骨或下颚骨钻孔之后留下的骨屑或在自攻过程中产生的骨屑,因此促进新骨组织的生长。
尽管本领域中已知很多类型的牙植入体,但自攻构件的良好初级稳定性和次级稳定性仍是已知植入体的两个主要问题。
事实上,初始稳定性总是在两种需要之间的折衷,这两种需要分别是当插入自攻构件时用于限制旋拧扭距以不要过大施压骨的需要以及在骨上的必要抓握表面的需要。此外,存在基牙和假体不等待骨结合过程完成就固定到植入体的这些越来越多的情况,由此植入体在其最终稳定之前就被以较大强度施压。
次级稳定性反而与骨绕植入体生长的方式严格相关,如上所解释的,次级稳定性强烈地受自攻构件的三维形状以及表面处理类型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那吉路易吉&奥那吉朱塞佩和安吉洛公司,未经奥那吉路易吉&奥那吉朱塞佩和安吉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时振荡器电路教学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设备点巡检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