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4365.4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成果;赵双会;宋志伟;徐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大博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30 | 分类号: | C22B3/3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复合型 取代 水杨 醛肟类铜 萃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铜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分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铜矿资源丰富,但多为伴生矿,品位低。冶炼该矿种的有效工艺是“浸出-萃取-电解”工艺。萃取是该工艺的关键步骤,铜萃取剂作为该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冶铜业所用的萃取剂大都依赖于进口,主要有Henkel公司的LIX系列(LIX984、LIX984N等),Avecia公司的Acorga M5640、Acorga M5774等,其由5-烷基水杨醛肟及改性剂组成。然而,进口铜萃取剂配方大都处于绝密,而且大都价格昂贵,而我国的铜矿大都品位很低,几乎用不起这些昂贵的进口萃取剂。因此,开发出价格低廉,且符合中国国情的铜萃取剂是解决低品位铜矿萃取选矿的根本出路。
本发明中复合型5-位十碳侧链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命名为TH5774),是以中石化提供的一个价格极其低廉且易得的工业副产品混合癸烯为原料,按一定工艺条件合成中间产物5-癸基水杨醛肟,然后再与改性剂混合,并对目标产物进行相关萃取性能测试。4-位十五碳烃基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命名为TH222)则是以工业腰果酚为原料,按一定工艺条件合成中间产物4-十五碳基水杨醛肟,然后再与改性剂混合,并对目标产物进行相关萃取性能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TH5774与TH222的组分组成,以及他们的成分比例,当达到最佳配比时,性能测定得到与市售产品效果类似。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TH5774和TH222的制备方法。
一种多组分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命名为TH5774),该铜萃取剂的活性成分为20-35wt%5-(1,1,6-三甲基庚基)水杨醛肟、10-25wt%5-(1,1,2-三甲基庚基)水杨醛肟和5-19wt%5-(1-甲基-1-丁戊基)水杨醛肟;以上百分数均以铜萃取剂总重量计。
该铜萃取剂的活性成分为32wt%5-(1,1,6-三甲基庚基)水杨醛肟、16wt%5-(1,1,2-三甲基庚基)水杨醛肟和10wt%5-(1-甲基-1-丁戊基)水杨醛肟;以上百分数均以铜萃取剂总重量计。
一种多组分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命名为TH222),该铜萃取剂的活性成分为8-20wt% 4-(8,11,14-十五碳三烯基)水杨醛肟、8-20wt%4-(8,11-十五碳二烯基)水杨醛肟、9-20wt% 4-(8-十五碳烯基)水杨醛肟和5-20wt% 4-十五碳基水杨醛肟d;以上百分数均以铜萃取剂总重量计。
该铜萃取剂的活性成分为14wt% 4-(8,11,14-十五碳三烯基)水杨醛肟、14wt%4-(8,11-十五碳二烯基)水杨醛肟、14wt%4-(8-十五碳烯基)水杨醛肟和16wt%4-十五碳基水杨醛肟d;以上百分数均以铜萃取剂总重量计。
本发明5-癸基水杨醛肟以工业副产品混合癸烯为原料,其工业副产品癸烯有以下组分:40-50wt%的2,7-二甲基辛烯,25-30wt%的2,3-二甲基辛烯,10-16wt%的2正丁基己烯,10-15wt%的4-癸烯。先将NKC-9干氢树脂与苯酚混合,加入混合癸烯,生成4-癸基苯酚,再与甲醇镁反应,生成4-癸基苯氧基镁,然后在一定温度下与多聚甲醛反应,生成5-癸基水杨醛,最后再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中间产物5-癸基水杨醛肟。然后与改性剂混配。制备路线如下:
通过一定手段控制如真空度,温度,时间等,得到目标产品。气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得到其组分为20-35%wt 5-(1,1,6-三甲基庚基)水杨醛肟(如A所示),10-25wt%5-(1,1,2-三甲基庚基)水杨醛肟(如B所示),5-19wt%5-(1-甲基-1-丁戊基)水杨醛肟(如C所示)。
本发明的复合型取代水杨醛肟类铜萃取剂TH222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本发明4-取代水杨醛肟以工业腰果酚为原料,其工业产品腰果酚有以下组分:
16-25wt%的4-(8,11,14-十五碳三烯基)苯酚,16-25wt%的4-(8,11-十五碳二烯基)苯酚,16-25wt%的4-(8-十五碳烯基)苯酚,18-25wt%的4-十五碳基苯酚。腰果酚直接与甲醇镁发生反应,生成酚镁,再与多聚甲醛反应,最后加盐酸羟胺肟化。制备路线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大博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大博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4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