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9381.2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贞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贞碧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E02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循环 发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包括圆形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水池底部等间距分布排列若干个圆形槽,所述的圆形水池底部设有内圆环型减压墙、外圆环型减压墙,所述的减压墙上设有若干根支撑柱,支撑柱上部设有环形平台,减压墙内区域设有混凝土平台,混凝土平台由圆柱支撑连接于圆形水池底部,混凝土平台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平台表面离圆形水池的水面距离为2米,下平台表面离圆形水池的水面距离为1.6米,所述的上平台上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上平台上设有若干个减震脚,减震脚上装有大功率立式水泵,立式水泵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的立式水泵另一端连接出水管的一端,进水管上部设有沉淀管,沉淀管前端设有增压管,增压管前端设有减震管,增压管底部设有支撑杆连接于平台上,沉淀管、增压管和减震管都安装在进水管一侧,所述的水管的另一端端口上安装一个过滤网,过滤网中心处的上部设有增压泵,增压泵通过支撑杆与圆形槽固定,所述的水管的另一端与圆环形水槽通过支撑杆连接,出水管上设有减震管,上平台的上部设有发电机,发电机底部设有水轮机,发电机与水轮机中间采用轴承连接,在水轮机上部安装一块铁板,发电机下部到铁板之间由支撑柱连接固定,铁板与下平台之间采用混凝土墙固定连接,下平台与水池底部采用支撑柱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撑柱与混凝土柱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混凝土墙为圆环形,水轮机的叶片为杠杆结构,叶片前端冲击口为勺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槽数量为8——32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一端的直径为0.35米,进水管的另一端直径为2米——3米,进水管直径是出水口小进水口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直径为0.3米,出水管的另一端喷水口为0.21米,出水管直径是出水口小进水口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墙厚度为至少0.6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水泵连接的水管一端与水平面呈40——50度角,水管的另一端与水平面呈50——70度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的杠杆结构按照受力部位的大小来制作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直径为0.5米。
9.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按照受力的大小,先打混凝土桩,然后向地下挖一个圆形水池,浇注混凝土建立外减压墙和内减压墙,外减压墙外部设有圆环形槽,圆环形槽向地下挖圆形槽,再浇注混凝土形成上、下平台,并在上平台的表面预留通气孔,平台顶部浇注混凝土形成水泥柱,并在混凝土墙中预埋喷水管一端,在平台上安装减震脚,在减震脚上安装立式水泵,再安装进水管,进水管底部焊接若干根支撑柱,支撑柱上部浇注混凝土形成环形平台支撑平面,在进水管上依次安装沉淀管、增压管和减震管,在水管的另一端端口安装过滤网,水中的杂质通过水自身的重力直接掉进沉淀管中,在立式水泵另一端安装出水管一端,出水管的另一端与预留管安装在一起,最后把水轮机中心插入发电机的中心轴承上,呈现发电机在上部水轮机在下部,再安装支撑柱,支撑柱顶部与混凝土柱浇注而成,混凝土顶部再浇注一段支撑柱,在支撑柱的顶部安装发电机再安装铁板,所述的支撑柱与混凝土柱在一条直线上。
10.一种利用水循环发电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水池中注入适量水,开启增压泵,池中的水注入进水管中,排除空气,进水管中充满水后,再打开立式水泵,立式水泵使水在真空状态下高速运转,水通过立式水泵高速流入出水管和喷水管,喷水管中的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爆发力,冲击水轮机的叶片,水轮机转动产生机械能,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成电能,按照水运动的惯性,下平台起到加大或延续水的冲力,使水轮机更持久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贞碧,未经陈贞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3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