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酥鱼片的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07689.6 申请日: 2011-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2406191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1
发明(设计)人: 夏文水;姜启兴;史亚萍;许艳顺;许学勤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326 分类号: A23L1/326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香酥 鱼片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一种香酥鱼片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是人类非常重要的食物,鱼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利用率高且氨基酸计分模式高的特点。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营养、美味、方便的水产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淡水鱼产量大,深加工程度低,因此研制淡水鱼休闲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膨化食品的地位日趋显著。膨化食品具有价格便宜、保质期长、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和节约时间等特点。在我国淡水鱼产量过剩和深加工不足的背景下,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水产品开发和研究的力度,但是以淡水鱼为原料开发膨化食品的研究仍然较少。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膨化食品大多主要以淀粉类为原料,虽有少量水产风味的产品,但主要是靠添加香精形成水产风味,即使添加鱼肉或虾肉其添加量也往往均低于10%,因此纯粹意义上的香酥鱼片产品尚未出现,因此开发此类产品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鱼肉添加量是制约鱼类膨化食品开发的关键,鱼肉添加量大,不利于产品的膨化,影响产品的品质,这也是市场上未见高鱼肉含量膨化食品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开发真正意义的高鱼肉含量的鱼肉膨化食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酥鱼片的加工方法,利用蒸煮、干燥和油炸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淡水鱼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发具有良好风味和质构特性的风味香酥鱼片产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研究合理的产品配方,主要为鱼肉、淀粉、面粉、盐、味精、糖、酵母提取物和膨化剂比例的确定,使得在此配方下产品的色泽、风味和口感最佳,且鱼片膨胀率高,不易碎。

(2)研究合理的加工工艺,主要为蒸煮工艺、干燥工艺、油炸工艺的确定。具体的工艺参数包括最佳蒸煮温度与时间、最佳的干燥温度与时间、切片厚度和最佳油炸温度与时间,使得在此工艺下产品的色泽呈金黄色、口感酥脆、香味浓郁且外形光滑完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香酥鱼片的加工方法,以新鲜或者冷冻鱼为原料,经预处理、采肉、斩拌、蒸煮成型、冷却、切片、干燥、油炸膨化和包装步骤制成香酥鱼片,工艺步骤为:

(1)预处理:将鲜鱼或解冻后的冷冻鱼去鳞、去内脏、去头,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剖切。

(2)采肉:将步骤(1)剖切得到的鱼片放入采肉机进行采肉,得鱼肉糜。

(3)斩拌:在步骤(2)所得鱼肉糜中添加玉米淀粉、面粉和辅料。将称好的辅料:糖、味精、食盐、小苏打和酵母提取物用一定比例的水溶解制备成配料液。将鱼肉和配料液斩拌1-2min混合均匀,然后添加玉米淀粉和面粉,继续斩拌30s混合均匀,斩拌期间温度必须控制在10℃以下,得鱼浆。

香酥鱼片产品配料为:鱼肉40%-50%、玉米淀粉30%-50%、面粉10%-20%。上述组分中鱼肉、玉米淀粉和面粉的质量之和为100%。以鱼肉、玉米淀粉和面粉的总重计,添加糖1.5%-2.5%、味精1%-1.5%、食盐1%-2%、小苏打0.5%-0.7%、酵母提取物0.04%-0.06%、水90%-100%。

(4)蒸煮成型:将步骤(3)获得的鱼浆转移到蒸煮盘中,于水浴中蒸煮,蒸煮温度为70-75℃,时间为10-12min。

(5)冷却:将步骤(4)煮熟后的鱼块在室温下冷却至室温。

(6)切片:将冷却后的鱼块切片,鱼片的厚度为1-1.5mm。

(7)干燥:将切片后的鱼片放入50℃干燥室中干燥4-6h至水分含量为8%-10%。

(8)油炸膨化:将干燥后的鱼片放入180-200℃的油温中油炸12-15s,将油沥干并冷却。

(9)包装:将冷却后的香酥鱼片采用铝箔蒸煮袋充氮包装,然后于室温下保藏,得产品香酥鱼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产品的鱼肉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2)产品色泽金黄、口感酥脆、香味浓郁、老少皆宜。

(3)产品配方中无增稠剂和乳化剂,成品质感好。

(4)产品丰富了市场上鱼肉制品和膨化食品的种类,实现了淡水鱼资源的深加工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香酥鱼片的加工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