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振荡器稳定输出的峰值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915.6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牟陟;应峰;何德军;周之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瑞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532 | 分类号: | H03K5/1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振荡器 稳定 输出 峰值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荡器调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振荡器稳定输出进行阈值控制的峰值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振荡器电路从起振到稳定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一时间的长度由振荡器的特性决定。在振荡器起振的过程中,其输出的幅度经历从小到大的变化,其振荡频率也往往与最终稳定频率不同,具有不确定性。但是,使用振荡器输出信号的其它电路可能不能接受这种不确定性,这样的电路会要求振荡器稳定到一定程度时才输出信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振荡器稳定输出的峰值检测电路,克服振荡器输出幅度经历从小到大变化过程中输出频率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使用该种振荡器的其它电路的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用于振荡器稳定输出的峰值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自输入端朝向输出端包含有复制电路、核心电路、跨导电路及电流比较器,所述电流比较器包含两个电流源,且电流源的输出电平与振荡器允许输出时的稳定振幅相关联,其中电流比较器的一个电流源固定偏置,初始电流为跨导电路尾电流的1.5倍,且另一个电流源与跨导电路一负载互成镜像,平衡态电流为流经该负载电流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峰值检测电路在传感电位输出端还设有用于提高噪声容限的迟滞比较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应用,通过检测振荡幅度,并利用振荡幅度与电流的对应关系,设定电流表征并判断振幅是否达到要求而允许信号输出,从而使输出信号的频率始终接近振荡器的最终稳定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峰值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跨导电路两端电位根据振幅变化的原理及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流比较器进行判决的第一状态(振幅未达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流比较器进行判决的第二状态(振幅达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起到监控作用,使其输出到达一定稳定程度后再向使用该振荡器的其它电路输出。在本实用新型创新提出了一种用于振荡器稳定输出的峰值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该峰值电路的主要技术特征为:自输入端朝向输出端包含有核心电路1、复制电路2、偏置电路3、跨导电路4及电流比较器5,所述电流比较器包含两个电流源及其之间的输出电位8,所述输出电位的切换与振荡器允许输出时的稳定振幅相关联,其中电流比较器的一个电流源固定偏置,初始电流为跨导电路尾电流的1.5倍,且另一个电流源与跨导电路一负载互成镜像,平衡态电流为流经该负载电流的两倍。为进一步提高该峰值检测电路传感电位的噪声容限,还可在传感电位输出端还设置一个迟滞比较器6。
以下结合图示从原理分析,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2所示,对于跨导部分电路其具有尾电流源P4,其输入差ΔV为零时两条支路处于平衡态,流过N2的电流IN2为尾电流源P4电流IP4的一半。随着ΔV逐渐变大,IN2也逐渐变大,最终尾电流全被切到N2,此时IN2=IP4。具体地,当振幅为零时,RCT端和REF端电位相同,两者差ΔV为零,随着振幅不断增大,由于核心电路中MOS管在大信号输入下的非线性作用,以及电容Cdcp的积分作用,RCT端的电压不断降低,使ΔV逐渐变大。因此,输出电流与振幅之间具有固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设定电流判断振幅是否达到要求。
在了解了振幅信息与电流的对应关系后,以下再请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电流判决的具体方式。
该判决电路由两个电流源N3和P3组成,其中P3固定偏置,初始值为跨导电路的尾电流IP4的1.5倍,而N3是跨导电路的负载N2的镜像,平衡态电流为N2的两倍,与IP4相同。
当振荡器振幅较小时(通常的起振状态),跨导电路两端平衡,流过N3的电流为IP4,而流过P3的电流本应为1.5×IP4,但此时会被IN3逼入线性区,因此输出电位(SENSE)被拉至高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瑞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瑞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