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数字对讲传声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6767.2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4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豪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数字 对讲 传声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声器,具体涉及一种支持无线对讲功能的传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传声器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单工或者半双工传输方式,且传输距离只有30-50米,不能适应远距离传输,功能单一;2、无线随身传声器外壳一般都是塑胶制品,在使用的时候常会刮伤面壳、因摔裂壳体而损坏机器等现象,使用寿命一般都不长;3、只能直立式配戴,使用过程中配挂于腰间皮带上,不适合女性消费者使用,且当使用者坐下或向配挂的一侧转身、弯腰时,机体便会顶住人的腰部,产生硬物压迫感或痛感,严重的还会伤害使用者,人机工程设计不完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无线传声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支持对讲功能的无线数字对讲传声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线数字对讲传声器系统,包括发射机及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包括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信号放大电路、语音信号增强电路、调频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及语音信号增强电路输入端同时连接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输出端均连接调频输出电路;所述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频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电路。
具体的,所述发射机中还设有用于切换语音增强电路与信号放大电路工作的转换开关。
优选的,所述无线数字对讲传声器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均包括金属面壳和金属底壳,发射机及接收机先安装在塑胶中框上,用金属板材挤压成型的面壳和底壳装配固定在塑胶中框上形成整机。
优选的,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底壳上均设有直立式夹挂或横式夹挂。
优选的,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上还设有可以连接挂绳的挂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传声器具有对讲功能,只要按动切换按键就可以与对方通话,方便快捷;
2、所述传声器采用抗干扰屏蔽式金属壳体,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时可提升整机使用寿命;
3、所述传声器携带方便,可设置横向或竖向夹挂,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传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传声器设置横式夹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传声器设置立式夹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传声器中发射机组成原理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无线数字对讲传声器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和接收机为两个结构上独立的设备,外形壳体基本相同,均包括面壳1和底壳2,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主体先安装在塑胶中框3上,在装入壳体内。
无线数字对讲传声器系统的面壳1和底壳2采用铝合金板材挤压成型,传声器的底壳和面壳用螺丝装配固定在塑胶中框上组成整机。铝质壳体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可有多种颜色搭配方案,且抗氧化、耐磨损、抗撞击。而塑胶中框3经电镀后,与底壳装配后便可导电,可增强机器整体的屏蔽效果。
如图4,本实施例中传声器发射机包括微型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信号放大电路、语音信号增强电路、调频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及语音信号增强电路输入端同时连接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输出端均连接调频输出电路;发射机中还设有用于切换语音增强电路与信号放大电路工作的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可实现语音信号增强电路的接入和端开,使用发射机时,例如输入宽频率信号时,可不适用语音信号增强电路,即断开该开关。
本实用新型制作传声器使用时,通过发射机获取人语音信号,处理后通过接收机发送出去,实现现场扩音;当需要使用对讲功能时,只要按下切换按键,发射机采集到语音信号处理后,通过调频输出电路发送出去,系统内支持该对讲功能的其它接收机接收该信号后通过耳机传输给用户并由与其配合的发射机回传信号。本实用新型用于导游行业,可现场使用,也可以与团队内其它人对讲沟通,使用非常方便。
为了适合不同的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可以有多种佩戴方式。图2所示的接收机和发射机上设计有横式夹挂62,这种横式夹挂62便于使用者坐下休息。图3所示的无线随身传声器上设计有直立式夹挂61,这种结构适合于站立行走时使用。为了便于女性消费者,还可以在可在无线随身传声器设置可以连接挂绳的挂耳,对应挂耳配有挂绳,通过挂绳可以挂在胸前,不仅方便,而且大方又好看。使用者可随时根据各自喜好和需要自行选择或更换配带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豪,未经杨志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6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