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轨车辆及其非动力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3066.2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红;陶功安;李冠军;颜志军;钟源;李茂春;卢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B61F5/10;B61F5/52;B61H1/00;B61H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轨 车辆 及其 动力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轻轨车辆的非动力转向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非动力转向架的轻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交通问题成为很多城市亟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轻轨车辆在很多城市交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已有的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的轻轨车是长春的70%低地板轻轨车,其铰接结构是车体式铰接结构,两长车体之间设置有短车体,转向架为传统转向架结构。
国外法国TGV列车、日本TR914/DT957转向架、日本TR915/DT958转向架、以及德国ET425动车组是非动力转向架的主要代表。TGV铰接式列车的的中间铰接结构是上、下球面心盘结构,两车体之间的纵向力通过该球面心盘传递。TR914/DT957转向架是无摇枕式两点承载,使用单牵引杆将车体枕梁中间的中心销与转向架连接实现牵引。TR915/DT958转向架是无摇枕式四点承载,使用单牵引杆将车体枕梁中心的中心销与转向架连接实现牵引。德国ET425动车组采用四点支承的空气弹簧悬挂系统中间转向架。这些铰接式车辆转向架的轴重一般超过了14吨,允许通过的最小曲线在R110m以上。
随着轻轨车辆的不断进步,市场中对轻轨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轻轨车辆的通过能力,针对一些小曲线半径的通过要求成为新型轻轨车辆的性能好坏的衡量标准之一。
因此,如何在确保轻轨车辆的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轻轨车辆的通过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轨车辆的非动力转向架,该转向架在确保轻轨车辆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能有效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非动力转向架的轻轨车辆。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轻轨车辆的非动力转向架,用于支撑所述轻轨车辆的两节相邻车厢,包括承载所述车厢的构架和设于所述构架上方的空气弹簧,所述构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两所述侧梁上均设有两段弧形滑道,且两所述弧形滑道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两所述车厢分别位于两所述弧形滑道的上方;所述空气弹簧安装于所述侧梁上方,各所述空气弹簧分别与各所述弧形滑道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侧梁的中部设有下凹段,所述弧形滑道设于所述下凹段中。
优选地,所述构架还包括连接两所述侧梁的横梁,该横梁采用双箱型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弹簧下侧的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刚性骨架和轴承式滑轮,所述空气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刚性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式滑轮沿所述弧形滑道滑动,其中心轴与所述刚性骨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枕梁,该枕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梁上的两所述空气弹簧,中部与所述构架铰接;所述枕梁的任一端的顶部与所述空气弹簧固定连接,底部与所述刚性骨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构架固定连接的固定销,以及内圈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的轴承,该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枕梁的中心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盘式制动器和磁轨制动器,所述盘式制动器安装于所述轻轨车辆的车轴上,所述磁轨制动器固定在所述侧梁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磁轨制动器与所述侧梁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轻轨车辆,包括至少两节车厢和支撑相邻两所述车厢的非动力转向架,所述非动力转向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非动力转向架,用于支撑轻轨车辆的两节相邻车厢,该非动力转向架包括承载所述车厢的构架和设于所述构架上方的空气弹簧,所述构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两所述侧梁上均设有两段弧形滑道,且两所述弧形滑道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两所述车厢分别位于两所述弧形滑道的上方;所述空气弹簧安装于所述侧梁上方,各所述空气弹簧分别与各所述弧形滑道位置对应。轻轨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相邻两车厢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横向位移,此时,两车厢间可以产生的横向位置越大,其可正常行驶的弯道半径越小。在侧梁上设置两段弧形滑道,一段滑道在一节车厢的上方,另一段滑道在另一节车厢的上方,轻轨车辆拐弯时,一节车厢沿一段滑道滑动,另一了车厢沿另一段滑道滑动,两者互不影响,使相邻两节车厢之间可相对扭转的角度增大,两节车厢之间可以产生更大的横向位移,从而使相邻两节车厢之间可正常通道的曲线半径更小,轻轨车辆的通过性能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3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