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6842.2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2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念国;韩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念国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锅炉 烟管 吹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管的吹灰器,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
背景技术
1.人工用钢丝刷连接多段直钢管疏通烟管,属传统处理的办法,缺点是劳动强度大,耗时长,司炉人员对此项工作易采取拖延的态度。
2.采用锅炉烟管清理机清理锅炉烟管内积灰方法,此方法清理积灰虽较干净,但由于软轴驱动旋转头要完成在每个烟管长度内的往复运动,故存在清灰耗时长和在锅炉压火状态下难以完成清灰的问题。烟火管锅炉是指利用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通过钢制烟管而与管外液体介质进行换热的锅炉,也称烟火管锅炉,按锅内介质不同可分为烟火管热水锅炉和烟火管蒸汽锅炉,按烟火管构造不同又可将烟管分成光面烟火管和螺纹烟火管两类。烟管内烟气流动的动力来自设置在锅炉尾部的烟囱或引风机的抽力。烟管内积灰的成因在于烟气中存有一定量的烟尘和烟灰具有一定的粘度,当锅炉负荷变化时烟气中烟尘的流速和粘度会发生变化而造成粘连和沉积,如不及时清除便会降低锅炉传热效果。传热学告诉我们:烟管的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对流与导热两种因素。烟灰沉积在烟管内壁后烟气流速降低,对流换热系数下降,资料显示:空气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为:3-10 W/m2.℃,气体强制对流的换热系数却达到20-100 W/m2.℃;烟管积灰影响锅炉导热效果,资料显示低碳钢的导热系数达50-100 W/m.℃;而烟灰的导热系数仅为0.05—0.116W/m.℃。为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降低锅炉能耗,及时有效的清除锅炉烟管内积灰就显得十分重要。据统计,全国2011年8月份在册登记各类锅炉61万台,其中烟火管锅炉占其数量的65%。烟火管锅炉的烟管数量及其长度和锅炉容量有关,一般是锅炉的容量越大烟管数量越多且长度越长。容量在1-20吨的烟火管工业锅炉其烟管数量一般在38-120根左右,烟管长度为3-8m,烟管外径一般在57mm左右,管壁厚在3.5mm左右。如枣庄大酒店DZL2-0.7及DZL4-1.0蒸汽烟火锅炉烟管数量分别为70-81个,长度分别为3.6-3.8米,烟管外径57mm、内径50mm;联鑫家园DZL4.2-0.7/95/70-AII热水锅炉烟管108个,长度6m,烟管外径57 mm、内径50 mm;枣庄市中区齐村镇后村新上无锡中正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DZL2.8-0.7/95/70-AII热水锅炉烟管数为86个,烟管长度约4.2 m,外径为63.5 mm。针对锅炉烟管的上述情况,研发出一种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则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并且能够发出脉冲和旋转风,节约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包括后置风管和气源软接管,其特征是:后置风管一端连接气源软接管,后置风管上安装操作手柄,后置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减压阀,减压阀连接中间管,中间管通过常闭式电磁脉冲阀丝接前置风管,操作手柄上设有触电开关。
根据所述的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与前置风管之间设有常闭式电磁脉冲阀,常闭式电磁脉冲阀连接触电开关。
根据所述的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上设有风压指示表。
根据所述的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风管螺接旋风管。
根据所述的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管内设有螺纹膛线,使从旋风管出来的风为螺旋状的。
根据所述的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限位圈焊接在前置风管后侧,橡塑密封罩套接在前置风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便捷式锅炉烟管吹灰器产生的旋转风和脉冲风使灰尘在扭曲力及脉冲力双向作用下快速脱离烟管壁吹入炉膛,其优势归纳如下:(1)节能降耗,烟灰清理效果好。(2)方面快捷,省时省力,清灰时间大大缩短,每个烟管积灰吹扫可在一分钟左右完成。(3)专业清理,实现社会化服务。(4)可实现锅炉压火状态下吹灰,提高锅炉利用率。(5)一物多用,可对其它附着物进行定向吹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旋风管; 2、前置风管; 3、橡塑密封罩;4、密封罩限位圈;5、常闭式电磁脉冲阀; 6、中间管;7、风压指示表;8、减压阀;9、触电开关;10、操作手柄;11、后置风管;12、气源软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念国,未经李念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6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餐灶空燃比同步调节器
- 下一篇:中餐灶非金属蜂窝状燃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