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库内水力超倍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6489.2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永林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E02B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库 水力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具体是一种水库内的水力超倍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是利用自然界的江河湖泊的水所蕴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蕴藏量为6.8亿KW,并建有4万多座水库,如何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对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采用的水轮发电机结构主要采用直流水斜推涡轮叶片,叶片旋转带动主轴转动,由主轴传动带动齿轮箱或发电机转动进行发电,但由于叶片具有斜角度,直流的水不能直推叶片,导致不能将水的推力发挥到最大效率,发电效率受到相当大的约束,远远不能发挥其最大推力效率。另外,目前国内外的水力发电只利用了水库大坝下闸门放水进行发电,没有利用在开闸放水发电时,闸门前的水首先被拉动形成的水流动进行发电的创新思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提升水能利用率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水库内水力超倍发电系统,首先利用在闸门前的水流动进行发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式框架结构,一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与该连接式框架结构活动连接,每两块隔断式悬浮装置中间连接有流水渠槽,该流水渠槽内设有一组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包括凹面式叶轮,凹面式叶轮与杠杆式推杆连接,杠杆式推杆与变速箱或发电机连接。
在所述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设有与所述连接式框架结构连接的升降孔。
在所述的流水渠槽上方设有活动罩盖。
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进水口下方设有增力板。
所述的凹面式叶轮的叶片内中设有井字架和米字架。
在与出水口连接的闸门口四周连接有四边形或圆形软管。
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的叶片的外周面上设有软边。
在凹面式叶轮的圆周上设有连接各杠杆式推杆的连接圈。
在所述的杠杆式推杆中外部设有传动齿轮,以连接变速箱或发电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库内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发电1-5次,在同等流量的情况下,其发电效率能提高5倍,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使得叶轮能够获得最大的流体机械能利用率,经反复实验和测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水力发电机相比,能量转化率提高10倍以上,经济效益相应地提升10倍以上,又大大降低了发电的成本,且安装、维护方便,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库内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包括连接式框架结构1,该连接式框架结构1插入地下,结构牢固;一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2与该连接式框架结构1活动连接,在所述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2上设有升降孔201,连接式框架结构1穿设于所述的升降孔201。所述的每一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2包括一组浮桶单体连接构成,该设计目的在于当某一浮桶单体损坏时能单独更换,对整体悬浮装置不造成影响。每两块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2中间连接有流水渠槽3,在悬浮装置2上方平面上,齿轮变设有一组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包括凹面叶轮4,凹面叶轮4与杠杆式推杆5连接,在所述的杠杆式推杆5中外部设有传动齿轮,通过设置在杠杆式推杆5上的传动齿轮连接变速箱或发电机。
由于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2随水位的高低而沿着连接式框架结构1自动上下浮动,带动凹面叶轮4使其与水位保持一致,提高水能的转换率。
在所述的流水渠槽3上方设有活动罩盖6。
在所述的叶轮4进水端设有增力板401,使水流与叶轮充分接触,提高冲击力,充分利用水流的惯性推动叶轮转动,通过设置上述增力板401能有效避免水流从凹面式叶轮4底部顺利流出而造成的能量不充分利用的缺陷。
所述的凹面式叶轮4的叶片内设有井字架和米字架,既可以增加叶片的整体强度,又可以使叶片充分接受水的推力,同时由于叶轮的叶片呈弧形,在水的冲击下避免形成水的弧形上升。
在与出水口连接的闸门口四周连接有四边形或圆形软管,将水流导向后道叶轮进行发电,即当今水闸中间的发电。
在所述的叶轮4的叶片的外周面上设有软边7,可减小水的流失,提高轮叶转4动时的密封性,增加水流的推力。
在叶轮4的圆周上设有连接各推杆5的连接圈8,增加推杆5的整体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永林,未经沈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6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