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5963.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简伟文;胡海军;陈谭连;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特别涉及烧烤用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烧烤食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烹饪方式,而烧烤锅具的烤锅的一个特点在于其底部平面比较大从而可以在其底璧上摊放比较多的食物,而其侧壁体并不需要太高,但侧壁太矮则容积不够用;其次烧烤过程除了需要利用热能对食物加热外,也还需要对食物特别是食物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水分,从而不仅使食物的表面不至于过于发焦枯黄,也能使食物的内外成熟程度一致。现有技术并未对这些细节予以足够的关注,或者关注者也未想到一些比较简易的方法来适当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借用食物本身的水份来适当缓解食物表面的枯黄问题,进一步的还要解决烤锅体积与高度的之间的矛盾。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烤炉,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烤锅和罩盖在所述烤锅上面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内侧面上布置有数个凹凸体,所述锅盖的内侧周边收容在所述烤锅的锅口内。
其中,所述外壳体主要是用来容纳加热器、外锅、烤锅等部件的物件,所述烤锅是直接盛装和烹饪食物的上部开口型容器。一般来说,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外侧,而所述烤锅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内侧;也有方案是所述烤锅的外侧直接面对加热器而省略所述外锅。
其中,所述凹凸体是指凹陷于所述锅盖的内侧面或凸出于所述锅盖的内侧面的构造。所述凹凸体可以是凸出所述锅盖的内侧面的凸筋或凸点,位于所述凸筋或凸点周边的盖体相对地呈凹槽状。所述凹凸体主要集聚凝结在所述锅盖内侧面上的水份并将水份重新滴回食物表面,大量减少凝结的水滴集中流向所述锅盖的边缘部分。
其中,所述锅盖的内侧周边收容在所述烤锅的锅口内,这样流向所述锅盖外周边的水份能够全部滴落到所述烤锅内,虽然水份可能是沿所述烤锅的锅内侧壁流落下来,但高温的锅底或锅侧壁也能够将水份再次予以蒸发,从而能够加湿食物的外表面和提高空气的湿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烤锅加热烧烤食物时,从食物中挥发出的水汽能够大部分地凝结集聚在所述锅盖的内侧面的凹凸体上;凝结集聚在所述凹凸体上的水珠又能够大部分地滴落到食物的表面或所述烤锅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凹凸体均匀布置,这样可以使水汽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锅盖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烤锅的锅侧壁呈台阶状,其中所述烤锅的底部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烤锅锅口的投影面积。根据该结构,实际上就是所述烤锅的锅侧壁向外凸出,这样,同样高度的所述烤锅的锅侧壁使所述烤锅的内部容积增大;或者说同样体积的所述烤锅其高度降低,使用不仅便利而且便于包装,所占立体高度降低。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烤锅的锅口内侧设置有能够支撑所述锅盖的定位台阶。根据该方案,实际上是,不仅在所述烤锅的锅口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所述锅盖的定位台阶,而且所述烤锅的侧壁本身还具有位于所述锅盖下面的台阶。而这两个台阶的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烤炉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所述锅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所述烤锅的第一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所述烤锅的第二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所述锅盖与图2中所示的所述烤锅组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所述烤炉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烤炉,包括外壳体(图中未画出),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烤锅2和罩盖在所述烤锅2上面的锅盖1;所述外壳体主要是用来容纳加热器(图中未画出)、外锅(图中未画出)、烤锅2等部件的物件,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外侧,而所述烤锅2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内侧。
如图1所示,所述锅盖1的上部中央设置把手11,所述锅盖1的内侧面10上均匀地设置几圈呈环状凸筋的凹凸体12;所述凹凸体12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结构。其次所述凹凸体12也可以设置呈点状的凸点。所述凹凸体12主要集聚凝结在所述锅盖1内侧面10上的水份并将水份重新滴回食物表面,大量减少凝结的水滴集中流向所述锅盖1的边缘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5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车加排气动操作及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装配线的工位状态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