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口愈合保护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580.0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6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济民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愈合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伤口愈合保护贴。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一般处理小伤口的办法是:先用碘酒或者红花药水涂抹伤口处,然后止血,最后用绷带或者创可贴等包扎伤口,这些在伤口前期的处理过程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如果伤口在愈合阶段还用创可贴保护伤口,就会普遍出现伤口不透气所导致的脱水发白现象,这是由于伤口长时间不透气以及汗液的浸泡的结果,这使得伤口的愈合速度大为降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的小伤口,时间上很难愈合,极大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另外如果在伤口愈合后,不进行后期的保护,很容易由于运动等碰触原因,导致伤口开裂,尤其是在生活中衣服对伤口的摩擦,更容易引起伤口开裂,增加了伤口愈合的难度,如果卫生环境条件不好,尤其在夏天蚊蝇较多,人体汗液分泌较多的情况下或者伤口不透气,也会导致伤口重新发炎溃烂,因此市场上急需要一种能应对伤口后期处理,愈合阶段的保护卫生用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伤口愈合保护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胶粘带、胶粘保护膜、保护垫和保护罩, 其特征在于胶粘带有胶黏剂的一面设有胶粘保护膜,胶粘带中部位于胶粘保护膜的一面上连接有保护垫,保护垫的厚度略大于胶粘带和胶粘保护膜的总厚度,保护罩为网状的凹槽形结构,保护罩连接在胶粘带上背离胶粘保护膜的一面,保护罩与保护垫位于胶粘带的同一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它一方面保护伤口免受物理冲击的伤害,另一方面透气吸汗,防止灰尘沾粘或者蚊蝇叮咬伤口,而且使用方便,非常适合伤口后期痊愈的保护,填补了后期伤口卫生处理的空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胶粘带 2、胶粘保护膜 3、保护垫 4、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胶粘带1、胶粘保护膜2、保护垫3和保护罩4,胶粘带1有胶黏剂的一面设有胶粘保护膜2,胶粘带1中部位于胶粘保护膜2的一面上连接有保护垫3,保护垫3的厚度略大于胶粘带1和胶粘保护膜2的总厚度,保护罩4为网状的凹槽形结构,保护罩4连接在胶粘带1上背离胶粘保护膜2的一面,保护罩4与保护垫3位于胶粘带1的同一位置处;在实践应用中,胶粘带1为柔性的纤维或者尼龙纺织制品制成,保护垫为柔软的棉质或者纸质制品,保护罩4为纤维纺织的纱布等制品,根据伤口形状的不同,可以把保护垫3和保护罩4做成圆形、长条形或者椭圆形等形状,在使用时,先把胶粘保护膜2揭下来,把保护垫3和保护罩4对着伤口位置,把有胶黏剂一面的胶粘带1 对着皮肤粘贴在皮肤上固定,保护垫3紧贴皮肤,吸收皮肤的汗液,保护罩4保护伤口免受碰撞等伤害,同时透气防尘,防止了伤口感染,由于胶粘带1的固定,使得伤口不易由于运动而撕裂,方便了工作和生活,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制备需要的材料较为常用,使得很容易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很好地填补了伤口后期卫生保护的空白市场,克服了现有伤口保护的缺陷,应用价值较高,实际使用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济民,未经胡济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