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膜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537.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张星星;包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B01D61/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膜接触器。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封闭式膜接触吸收器,膜丝封闭于膜元件内部,具有以下缺陷:不易观察膜丝受损程度、不能更换;膜丝封闭于膜元件内部也不易清洁;不易进行憎水性再生;带壳膜元件形式安装,占用空间大;每只封闭式膜元件带壳其生产成本也较高。
针对现有膜接触器是封闭式的,存在不易观察膜丝受损程度、不能更换、不易清洁;不易进行憎水性再生、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膜丝外露可单独取出,易更换、清洗,易观察膜丝受损程度、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的新型膜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膜接触器,包括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储液池,所述储液池内设置支架,支架上固定膜元件,膜元件包括若干条呈U型排列的膜丝,膜丝两端进行封装形成封装端,两个封装端分别开口,形成膜元件进口和膜元件出口。分离液体从膜元件进口通入,从膜元件出口放出;待分离液体从进液口输入,从出液口输出。这样的膜元件只是两端封装,没有外壳,膜丝是外露的,可单独取出,易更换、清洗,易观察膜丝受损程度、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液池内设置栅栏,栅栏穿过支架将储液池分隔成若干储液单元,膜元件的封装端置于支架上,栅栏开有通液口。若干储液单元可以实现多级分离,支架的设置使膜元件得到固定和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池底部设置曝气管。曝气管供气可更好地进行待分离液体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池底部设置曝气管。曝气管供气可更好地进行待分离液体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膜接触器具有膜丝外露,易观察膜丝受损程度;膜丝可独立单独取出,易更换、清洗、进行憎水性处理;膜元件不带壳,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分离液体的效率及效果均得到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新型膜接触器,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进液口6和出液口7的储液池1,所述储液池1内设置支架10,支架10上固定6个膜元件2,每个膜元件2包括多条呈U型排列的膜丝3,膜丝3两端进行封装形成封装端,两个封装端分别开口,形成膜元件进口4和膜元件出口5。储液池1内设置两道栅栏8,两道栅栏8分别穿过支架10将储液池1分隔成3个储液单元9,每个储液单元9有2个膜元件2,膜元件2的封装端置于支架10上,栅栏8开有通液口11。储液池1底部设置曝气管12。
所述的膜丝3选用疏水性PTFE(聚四氟乙烯)膜丝,H2SO4 从膜元件进口4通入,从膜元件出口5放出。含NH3的工业废水通过进液口6输入,出液口7输出。用H2SO4吸收工业废水中的NH3,通过逐级分离,输出的工业废水中NH3含量从2000PPM降至20PPM以下。
有少量膜被亲水化污染,将膜丝3取出,进行0.3MPa水试压,发现膜丝3渗水,表明膜憎水性下降。把膜丝3进行热风吹扫晾干,再进行0.3MPa水压试验,已不惨水,进行接触吸收试验,效果完全恢复,即膜丝3经憎水性处理后,提高了膜丝3的处理效率及效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