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驱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049.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莫藤·索菲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11/00;H02K11/30;F04D25/0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时永红,黄艳 |
地址: | 丹麦比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泵机组的、具有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电驱动马达。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泵机组的电驱动马达具有接线盒或电子设备壳体,在该接线盒或电子设备壳体中设有用于控制或调节驱动马达的电气和电子器件。接线盒可设置在驱动马达的不同位置上。已知的是将驱动马达的接线盒在径向侧设置在驱动马达的外周上,或在轴向侧设置在驱动马达的轴向端部上。已知的还有将接线盒设计为,其设置在轴向端部上,并具有与驱动马达的轴向端部基本相同的外形或周向轮廓。该接线盒因此形成驱动马达的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的轴向延长部。此外已知这种接线盒附加地配置有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相对于轴向部分径向地设置,并因此从驱动马达或驱动马达的定子壳体的外轮廓向外突出。该第二部分被设计为弧形,并直接贴靠在定子壳体的外周上。
问题是接线盒有时可能不具有电子配件所需要的结构空间,此外也不能为该接线盒内部的电子配件提供足够的冷却。
发明内容
鉴于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驱动马达,其具有电子设备壳体或接线盒,为电子配件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还能够改进对电子配件的冷却。
本发明的目的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电驱动马达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随后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给出。
在按照本发明的电驱动马达上设有接线盒或电子设备壳体,在该接线盒或电子设备壳体中设有用于控制该电驱动马达的电气组件和/或电子组件。接线盒就其几何基本形状来看由多个部分形成,该多个部分一起形成该接线盒的总轮廓或总形状。在此可以理解为:每个部分并不构成实际意义上的零件,而只是几何意义上的基本构件,由这些基本构件可以构成接线盒的总形状。
接线盒的第一部分设置在驱动马达的轴向端部上。该轴向端部优选是沿纵轴线或旋转轴线的方向看背向驱动侧的轴向端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线盒的第一部分具有与驱动马达的轴向端部基本相同的周向轮廓,也就是说接线盒的第一部分形成驱动马达的轴向延长部,也就是其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的轴向延长部。第一部分的外形和尺寸在此与驱动马达或其定子壳体在所谓的第一轴向端部上的外形和尺寸相符。如果是圆柱形的定子壳体,优选接线盒的第一部分同样具有圆柱形的基本形状,该基本形状具有基本上与定子壳体的直径相同的直径。替代地第一部分可具有与轴向端部的周向轮廓平行、更大的周向轮廓。也就是说,第一部分的外周以恒定的尺寸与驱动马达的外周在其轴向端部上间隔开。例如,第一部分可具有圆形的周向轮廓,该周向轮廓具有比驱动马达的圆形轴向端部更大的直径,在此,不仅该驱动马达的轴向端部的周向轮廓,而且该第一部分的周向轮廓都与该驱动马达的纵轴线或旋转轴线同心地延伸。
按照本发明,接线盒还具有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设置为关于驱动马达的纵轴线或旋转轴线与第一部分径向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二部分不直接邻接第一部分。接线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连接部分连接。在此,连接部分同样形成接线盒的一部分,并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建立连接,并通过第一部分将第二部分保持在驱动马达上。
接线盒的第二部分在关于驱动马达的纵轴线或旋转轴线的切线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与第一部分的在平行于该方向上的直径。也就是说,第二部分也在切线方向上延伸超过第一部分的外侧。连接部分具有两个彼此相背并从第二部分延伸到第一部分的侧壁。这两个侧壁在切线方向上限定了连接部分并彼此成角度地延伸,使得这两个侧壁沿朝向第一部分的方向彼此靠近。这些侧壁优选过渡到或连接在第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在此这样设计该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的通向第一部分的侧壁从第二部分的切向外侧面开始延伸。也就是说,连接部分因此在轴向俯视图中具有基本上为梯形的基本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未经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