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驻车方法、自动变速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8282.6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F16H3/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鹏松;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方法 自动变速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T(自动变速)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自动变速车辆自动驻车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及具有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技术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各类新型电子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汽车中应用的各种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各种新的辅助功能的引入,让汽车驾驶更加舒适,更加环保,更加安全。坡道自动驻车技术是近年来部分汽车厂家所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在上坡停车时,对车辆进行辅助制动,从而防止车辆再次起步时产生倒溜。目前所采用的自动驻车功能基本都是基于ESP(电子稳定程序)的一种扩展,主要由ESP系统来控制。当车辆临时停驻时,电脑会通过一系列传感器来测量车身的水平度和车轮的扭矩,对车辆溜动趋势做一个判定,并对车轮实施一个适当的刹车力度,使车辆静止。当驾驶员踩下踏板驱动车辆时,系统会监测踏板信号来控制解除刹车。大众公司和奔驰公司的Auto Hold(自动驻车)功能就可以完成坡道自动驻车。
为了完成坡道自动驻车功能,目前的应用技术中都必须是基于ESP系统,成本较高。而且,在以车轮制动为实现手段的技术中,势必存在控制上的两难:刹车力过小,无法防止车辆倒溜;刹车力过大,再次驱动时车辆起步时响应滞后。因此,这类技术对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车辆自动驻车方法,该方法可保证车辆在刹停工况下尤其是在上坡坡道上不会向后倒溜,且无需制动车轮因而无需控制刹车力。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车辆自动驻车方法,所述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正向旋转时所述车辆前进,所述输出轴反向旋转时所述车辆后退,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车辆的工作状态,当具备自动驻车条件时,限制所述输出轴不反向旋转,其中所述自动驻车条件包括a)车速为零,且b)制动踏板踩下。
优选地,在具备所述自动驻车条件a)与b)的所述车辆的工作状态持续大于预设时间阈值t0后限制输出轴不反转。
本发明基于行星齿轮系的运动学关系,设计出某种控制模态,在该模态下,变速箱输出轴只能单向运动,因此避免了车辆在驻车时后退的情况。
另外,延时是为了防止误判断,这样确保正确启动自动驻车功能。优选地,当具备所述自动驻车条件a)与b)时开始计时,所述预设时间阈值t0为0.5秒。
优选地,所述自动驻车条件还包括c)所述车辆处于D挡位。
优选地,所述自动驻车条件还包括d)油门踏板松开。
优选地,所述车辆的自动变速器还包括输入轴、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和第三行星齿轮排,其中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排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排的第三齿圈,第三行星轮连接所述输出轴,并且所述第三行星轮还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排的第一齿圈,当自动驻车时,第三太阳轮是固定的,第二齿圈通过单向离合器结合第一行星轮使第一行星轮正向旋转,所述第一太阳轮是固定的。
优选地,所述第三太阳轮通过第一离合器相对所述自动变速器固定,所述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二离合器相对所述自动变速器固定,如第一离合器、第三离合器连接在自动变速器的箱体上,均能实现固定连接。
只要监测到车辆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就可退出车辆自动驻车功能:1)所述车辆的车速不为零;2)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D挡位;3)所述油门踏板踩下。
本发明主要是在变速箱控制逻辑中增加自动驻车功能模块。当监测到的各个信号满足进入自动驻车功能的条件时,自动驻车功能启动。变速箱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第二离合器结合,使得变速箱输出轴的反向运动被禁止,实现自动驻车功能。而一旦满足退出条件,控制器将发出指令,控制第二离合器泄油脱开,变速箱返回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基于运动学关系实现的单向运动性,比现有的基于制动系统的技术更加容易控制,起步性能更优。而且附加成本低,可行性高,尤其有效控制坡道自动驻车。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能配合上述自动驻车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来酸吡硫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性酰铵盐晶体的制备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