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2831.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韦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00 | 分类号: | E01B25/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节能 环保 列车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轨道,特别是一种先进的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现代化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高速列车研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承载列车的高速轨道却与之不相匹配,尚存在整体技术结构滞后、功能少实用差、安全时效性低、运行成本极高、节能环保率低、质量差寿命短等弊端,人们一直亟待加以改进、提高、创新与发展。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技术结构精巧、优质多能广用、高效节能环保和运行综合性价比极高的高速列车轨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速列车轨道设置与能效滞后及其发展需求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技术结构优越、优质多能广用、风能发电供电、梯形降阻轨道、高速安全耐用、设置操作便利、高效节能环保、运行成本极低和综合性价比更优的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包括主体、机体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梯形轨、轨基座、蓄电板,所述梯形轨上端为梯形和下端为直角状的双轨下侧分别与轨基座两端上侧连接,且中间设有驱动轴通孔,所述轨基座设置于蓄电板下侧和两端上侧与梯形轨下侧连接,所述蓄电板设置于发电机和内风轮下侧和轨基座中间上侧;
所述机体包括发电机、外风轮、驱动轴、内风轮,所述发电机包括设置于梯形轨和内风轮之间的左右两个风能发电机,且两端分别与驱动轴连接,所述外风轮包括设置于驱动轴外端的左右两个外风轮,所述驱动轴包括设置于梯形轨通孔中并分别与外风轮和内风轮连接的左右驱动轴,以及与发电机和内风轮连接的左右两个驱动轴,所述内风轮设置于左右发电机之间并分别用驱动轴连接。
其中所述梯形轨、轨基座也可不作分体设置与连接,而直接进行一体式设置。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结构方案,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主要是采用超前综合设计理念与技术结构,将现有各种高速列车运行轨道设置技术结构简陋、功能少实用差、安全时效性低、运行成本极高、节能环保率低、质量差寿命短等滞后弊端,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揉和、优化与提高,设计成由主体和机体的梯形轨、轨基座、蓄电板、发电机、外风轮、驱动轴、内风轮等有机综合构成的高速列车轨道,促使本发明具有设计技术结构超前、优质多能广用、梯形降阻轨道、风能发电供电、高速安全耐用、设置运行便利、高效节能环保、运行成本极低和综合性价比更高等优越性能,其设置运用节能环保降耗增效综合率比现有高速列车轨道设置高60%以上,比普通列车轨道高80%以上。因此,其推广利用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1-发电机,2-梯形轨,3-外风轮,4-驱动轴,5-轨基座,6-蓄电板,7-内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高速节能环保列车轨道,包括主体、机体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梯形轨2、轨基座5、蓄电板6,
所述梯形轨2上端为梯形和下端为直角状的双轨下侧分别与轨基座5两端上侧连接,且中间设有驱动轴4通孔,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并促使列车高速运行和设置驱动轴4,
所述轨基座5设置于蓄电板6下侧和两端上侧与梯形轨2下侧连接,其主要作用是支持所述其它主体与机体,
所述蓄电板6设置于发电机1和内风轮7下侧和轨基座5中间上侧,其主要作用是将风能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并提供给高速列车运行使用;
所述机体包括发电机1、外风轮3、驱动轴4、内风轮7,
所述发电机1包括设置于梯形轨2和内风轮7之间的左右两个风能发电机,且两端分别与驱动轴4连接,其主要作用是接受驱动轴4驱动发电并给蓄电板6或外部设备输电。,
所述外风轮3包括设置于驱动轴4外端的左右两个外风轮,其主要作用是配合内风轮7利用列车运行所产生的风能和自然风能同步驱转左右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4包括设置于梯形轨2通孔中并分别与外风轮3和内风轮7连接的左右驱动轴,以及与发电机1和内风轮7连接的左右两个驱动轴,其主要作用是同步驱动左右两个风能发电机发电,
所述内风轮7设置于左右发电机之间并分别用驱动轴连接,其主要作用是配合外风轮3利用列车运行所产生的风能和自然风能同步驱转左右驱动轴,
其中所述梯形轨2、轨基座5也可不作分体设置与连接,而直接进行一体式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