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再生设备的烘干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719.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鑫海公路机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设备 烘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再生设备的烘干筒。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的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凝土材料铺设而成,该路面具有行车平稳、不反光、噪声低、粉尘小、维修养护方便及对交通影响小等优异性能。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沥青路面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多种病变,例如慢慢变脆、失去弹性、逐渐硬化、出现裂缝及坑槽,这时的路面就需要进入大、中修期,因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如果这些废料不加以回收利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沥青搅拌设备上使用的烘干筒内的叶片是折弯板构成的,当旧的沥青料进入烘干筒内后,由于受高温后沥青料会由固态向液态转化,因此很容易粘结在叶片的折弯处,既影响烘干筒的正常效率,又使叶片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热再生设备的烘干筒,防止沥青料粘结于扬料板组件以及筒体内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热再生设备的烘干筒,包括呈圆柱形的筒体,所述的筒体的内侧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扬料板组件,相邻所述的扬料板组件相互交错设置,相邻所述的扬料板组件之间设置有铁链,所述的扬料板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筒体内壁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连接有弧形扬料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的筒体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弧形扬料板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扬料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扬料板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的弧形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筒体的内壁相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支撑板与所述的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的弧形扬料板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相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铁链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的锁紧螺栓之间。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铁链的长度大于相邻的所述的扬料板组件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弧形扬料板可以有效防止沥青料粘结于扬料板上,且在扬料板组件之间设置铁链,在筒体转动时,由于铁链自身的重力作用,可以将粘结于筒体内壁的沥青料刮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铁链;3、连接板;4、弧形扬料板;5、弧形支撑板;6、加强筋板;7、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热再生设备的烘干筒,包括呈圆柱形的筒体1,所述的筒体1的内侧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扬料板组件,相邻所述的扬料板组件相互交错设置,相邻所述的扬料板组件之间设置有铁链2,所述的扬料板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筒体1内壁的连接板3,所述的连接板3上连接有弧形扬料板4,所述的连接板3的一端与所述的筒体1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弧形扬料板4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扬料板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如图1所示,所述的弧形扬料板4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5的一端,所述的弧形支撑板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筒体1的内壁相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弧形支撑板5与所述的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6。
如图1所示,所述的连接板3与所火速的弧形扬料板4之间通过锁紧螺栓7相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铁链2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的锁紧螺栓7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的铁链2的长度大于相邻的所述的扬料板组件之间的间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鑫海公路机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鑫海公路机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