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框式发动机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889.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学斌;杨永杰;林昌平;郑邦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源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框式 发动机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全框式发动机托架。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的来源,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发动机通常安装在发动机托架上,发动机托架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或其他的一些原因,汽车会上下颠簸,这种颠簸震动可能会使汽车发动机从发动机托架上脱落,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布置发动机更加牢固、有效保护发动机的全框式发动机托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框式发动机托架,包括托架本体,所述的托架本体呈框式,所述的托架本体包括后横梁、左安装臂、右安装臂和前横梁,所述的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安装臂、右安装臂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安装臂远离其与后横梁固定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的前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右安装臂远离其与后横梁固定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的前横梁远离左安装臂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横梁、左安装臂、右安装臂和前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后横梁、左安装臂、右安装臂和前横梁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右安装臂与后横梁固定连接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右内加强板和右外加强板,所述的右内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右安装臂和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右外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右安装臂和后横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右安装臂与后横梁连接处强度最弱,最容易发生断裂,设置右内加强板和右外加强板后,可以有效提高托架本体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安装臂与后横梁固定连接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左内加强板和左外加强板,所述的左内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左安装臂和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左安装臂和后横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左安装臂与后横梁连接处强度最弱,最容易发生断裂,设置左内加强板和左外加强板后,可以有效提高托架本体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横梁为管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安装臂背离托架本体内侧的一侧设有左安装支座,所述的右安装臂背离托架本体内侧的一侧设有右安装支座。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全框式发动机托架采用全框式的结构,可以布置更结实的悬架,支承更强力的发动机,这种结构的发动机托架可以覆盖整个发动机舱,与车身连接后能提供更好的机舱刚性;可以使机舱的布置余度更大;通过合理其侧边纵梁,能更好的控制发动机的下沉轨迹,同时能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由于整个发动机底部都在其包围之中,只要将其离地间隙设计的比动力总成低,就可以有效的保护动力总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是一种全框式发动机托架,包括托架本体1,托架本体1呈框式,托架本体1包括后横梁11、左安装臂12、右安装臂13和前横梁14,后横梁11的两端分别与左安装臂12、右安装臂13的端部固定连接。左安装臂12远离其与后横梁11固定连接的一端与前横梁14的一端固定连接,右安装臂13远离其与后横梁11固定连接的一端与前横梁14远离左安装臂12的一端固定连接。前横梁14为管状。
后横梁11、左安装臂12、右安装臂13和前横梁14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右安装臂13与后横梁11固定连接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右内加强板2和右外加强板3,右内加强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右安装臂13和后横梁11固定连接,右外加强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右安装臂13和后横梁11固定连接。左安装臂12与后横梁11固定连接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左内加强板4和左外加强板5,左内加强板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左安装臂12和后横梁11固定连接,左外加强板5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左安装臂12和后横梁11固定连接。左安装臂12背离托架本体1内侧的一侧设有左安装支座6,右安装臂13背离托架本体1内侧的一侧设有右安装支座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源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源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车间清洁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药粉的碾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