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8246.5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吉见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9/00 | 分类号: | B60C9/00;B60C9/20;B60C9/22;B60C17/00;D02G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子午线 轮胎 | ||
1.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在侧壁部的胎体内侧上配置的具有新月状截面的胎侧补强橡胶层,和通过以相对于轮胎周向0°至5°的角度螺旋地卷绕通过用橡胶涂覆至少一根聚酯帘线形成的窄宽度的条带而形成的带束补强层,其中
从所述充气子午线轮胎取出的所述聚酯帘线满足由下式表示的初捻系数α1和复捻系数α2分别是0.1-0.4和0.1-0.45:
α1=N1×(0.125×D1/ρ)0.5×10-3 (1)
α2=N2×(0.125×D2/ρ)0.5×10-3 (2)
(N1是初捻数(捻/10cm),D1为每根初捻线的纤度(dtex),N2是复捻数(捻/10cm),D2是帘线的总纤度(dtex),和ρ是所述聚酯帘线的密度(g/cm3)),并且
初始抗拉伸度为7-20GPa,和所述聚酯帘线在粘接剂处理之后在残余粘接评价方法中的粘接度是5N/根帘线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总纤度为2000-4000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初捻数是10-40捻/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复捻数为10-40捻/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在中央区域的每单位宽度的单丝支数Ec(根/5cm)小于在两个端部区域的平均单丝支数Es(根/5cm),所述中央区域为以所述带束补强层的赤道为中心的钢丝带束层沿最大宽度的70%区域,所述两个端部区域在钢丝带束补强层的中央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Ec和所述Es满足以下表达式所示的关系:
Ec≥35
40≤Es≤150
2.0≥Es/Ec≥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所述Ec和所述Es满足以下表达式所示的关系:
Ec<35
40≤Es≤150
4.0≥Es/Ec≥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通过使用粘接剂组合物进行所述粘接剂处理,所述粘接剂组合物包含:(A)热塑性高分子量聚合物,其由含2-噁唑啉基或(封端的)异氰酸酯基的乙烯性加成聚合物或者含肼基的氨基甲酸酯系高分子量聚合物形成,(B)由含马来酸酐单元和异丁烯单元的共聚物或其衍生物形成的水溶性聚合物,(C)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氰酸酯基用热离解性封端剂的反应产物,通过酚醛清漆形成反应得到的间苯二酚和甲醛的缩合物,氯苯酚、间苯二酚和甲醛的缩合物,由环氧甲酚甲醛树脂形成的化合物,或通过使具有其中芳族类通过亚甲基键合的结构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具有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基用热离解性封端剂反应得到的水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和(D)脂肪族环氧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通过使用含有间苯二酚、甲醛、橡胶胶乳、乳液聚合的封端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氨的粘接剂组合物进行所述粘接剂处理,其中所述乳液聚合的封端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为15-45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其中在所述粘接剂处理之前使用环氧化合物预处理所述聚酯帘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82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