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成形装置的树脂材料供给方法及供给机构、以及压缩成形方法及压缩成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0897.9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尾张弘树;山下信也;水间敬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1/06 | 分类号: | B29C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成形 装置 树脂 材料 供给 方法 机构 以及 | ||
1.一种树脂材料供给方法,为了对包含上模与下模的压缩成形用模具的下模模腔以均一厚度供给树脂材料,而将树脂材料供给到凹状收容部,该凹状收容部是由上下具有与该下模模腔的开口对应的形状的开口的框架以及被覆该框架的下部开口的脱模膜所形成;该树脂材料供给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a)配置步骤,以将所述凹状收容部划分成多个平面区域后其中一个划分区域位于配备在固定位置的线性给料机的树脂供给口下方的方式,配置所述凹状收容部;
b)树脂供给步骤,一边从所述线性给料机的树脂供给口供给树脂材料,一边使所述凹状收容部相对于线性给料机的树脂供给口移动,由此,将树脂材料以均一厚度供给到所述划分区域内;以及
c)区域移动步骤,以所述划分区域以外的另一划分区域位于所述树脂供给口下方的方式,使所述凹状收容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材料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域移动步骤中,使所述凹状收容部以其重心为中心旋转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材料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平面区域全部为相同形状。
4.一种压缩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材料供给方法。
5.一种树脂材料供给机构,为了对包含上模与下模的压缩成形用模具的下模模腔以均一厚度供给树脂材料,而将树脂材料供给到凹状收容部,该凹状收容部是由上下具有与该下模模腔的开口对应的形状的开口的框架以及被覆该框架的下部开口的脱模膜所形成;该树脂材料供给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a)树脂供给手段,从配备在固定位置的线性给料机的树脂供给口供给树脂材料;
b)移动手段,使所述凹状收容部移动;
c)区域移动控制手段,以将所述凹状收容部划分成多个平面区域后的各划分区域位于所述树脂供给口下方的方式,控制所述移动手段;以及
d)树脂供给控制手段,为了在所述多个划分区域各自的内部以均一厚度供给树脂材料,而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移动手段,即一边利用所述树脂供给手段从线性给料机的树脂供给口供给树脂材料,一边在该划分区域内,使所述凹状收容部相对于所述线性给料机的树脂供给口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材料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移动控制手段是以使所述凹状收容部以其重心为中心旋转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移动手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树脂材料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划分区域全部为相同形状。
8.一种压缩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材料供给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基板供给收容机构,该基板供给收容机构具有成形前基板的收容部与已成形基板的收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树脂材料供给机构、基板供给收容机构、以及压缩成形机构各自以任意数量、任意配置可相互装卸地构成,其中基板供给收容机构具有成形前基板的收容部与已成形基板的收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和株式会社;,未经东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08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包覆一次注塑成型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开炼机的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