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道闸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291.3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朋飞 |
主分类号: | E01F9/00 | 分类号: | E01F9/00;E01F9/016;E01F1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道闸。
背景技术
道闸是专设于机动车通行通道出入口的管理设备,可实现车辆的分流或进出管理。传统的道闸是抬杆式结构,其包括控制器、电机、闸杆以及连接闸杆与电机的传动机构,每次车辆进行时均需执行抬杆与落杆操作。在实际应用当中,可发现传统道闸存在不少缺陷,例如:1、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在运输与安装时都甚为不便;2、易损耗,由于频繁地执行抬杆与落杆操作,电机与传动机构的损耗较大,使用寿命较短;3、电能浪费较大,电机运转会造成较大的电耗;4、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抬杆与落杆操作较慢,致使通行效率较低,容易造成拥堵。
诸如上述提及到的问题,关键是存在闸杆结构。然而,闸杆结构在实际中的作用越显薄弱,原因有:其一、闸杆的首要作是用警示车辆停车待检或刷通行卡,但警示作用可被红绿指示灯等方式所取替;其二、闸杆还用于阻止车辆冲卡,但单凭闸杆是难以阻挡车辆的冲击,而且比起与车辆在结构硬度上的对抗,在车辆冲卡后的及时报警更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激光道闸,优化道闸的结构,实现高效、快捷的车辆进出管理,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道闸,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发射器、接收器、通行指示灯和报警灯;
所述发射器,与接收器相对设置,用以由控制器控制产生激光光束并投射向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以在激光光束受阻挡时产生报警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发射器与接收器以实现开闸与关闸,并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点亮报警灯进行示警;
所述通行指示灯,至少实现红、绿两种颜色的转换,以指示车辆通行。
上述方案最大限度地优化了道闸结构,以激光光束代替传统的闸杆,不仅使得车辆的通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避免了传统道闸中的电机、传动机构的频繁更换。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节能、便于自动化管理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所述激光道闸包括有扬声器,用以由控制器控制发出警报声。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道闸包括与控制器相连接的传感器,其传感范围覆盖激光道闸的通行区域以感应是否有物体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声纳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器包括激光发生器以及与发生器对应的若干发射光路;所述接收器包括与所述发射光路一一对应的接收光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设有一信号输入端,用于获取通行信号以控制激光道闸的开闸与关闸;所述通行信号产生于开关、按键、I C读卡器或与激光道闸相连的其它车辆通行管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设有一信号输出端,用于对外部系统输出可识别的道闸状态或报警信号,便于与外部系统实现联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优化道闸结构,实现高效、快捷的通行管理;
2、安装与维修方便,部件使用寿命长;
3、可兼容性强,方便与外部系统连接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4、检测精度高,不会出现误报警情况;
5、避免了传统道闸的闸杆事故落下对车辆或行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激光道闸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激光道闸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激光道闸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激光道闸,包括控制器1、与所述控制器1连接的发射器2、接收器3、报警灯4和通行指示灯5;
所述发射器2,与接收器3相对设置,用以由控制器1控制产生激光光束并投射向接收器3;
所述接收器3,用以在激光光束受阻挡时产生报警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器1;
所述控制器1,用于控制发射器2与接收器3以实现开闸与关闸,并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点亮报警灯4进行示警;
所述通行指示灯5,至少实现红、绿两种颜色的转换,以指示车辆通行。
所述激光道闸包括有扬声器6,用以由控制器1控制发出警报声。
所述激光道闸包括与控制器1相连接的传感器,其传感范围覆盖激光道闸的通行区域以感应是否有物体通过。
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7,用以在物体通过其检测区域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朋飞,未经李朋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茨泵内的转子风叶
- 下一篇:可变容量型斜轴式液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