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加工中心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3967.7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诚和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加工 中心 主轴 | ||
1.一种结构改良的加工中心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回转轴体(1),回转轴体(1)下端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朝下开口且呈扩口状的刀柄安装孔(11),回转轴体(1)配装有轴体外壳(2),轴体外壳(2)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外壳套装孔(21),回转轴体(1)嵌装于轴体外壳(2)的外壳套装孔(21)内且回转轴体(1)与外壳套装孔(21)同轴布置,回转轴体(1)的上端部延伸至轴体外壳(2)的上端侧,回转轴体(1)的下端部延伸至轴体外壳(2)的下端侧;
轴体外壳(2)的上端侧装设有轴体上端盖(3),轴体外壳(2)的下端侧装设有轴体下端盖(4),轴体上端盖(3)对应回转轴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上端盖套装孔(31),轴体下端盖(4)对应回转轴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下端盖套装孔(41),回转轴体(1)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上端盖套装孔(31)内且延伸至轴体上端盖(3)的上端侧,回转轴体(1)的下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下端盖套装孔(41)内且延伸至轴体下端盖(4)的下端侧,轴体上端盖(3)螺装于轴体外壳(2)的上端面,轴体下端盖(4)螺装于轴体外壳(2)的下端面;
轴体外壳(2)的外壳套装孔(21)内还嵌装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且分别套装于回转轴体(1)外围的上角接触球轴承组(5)、上间隔环套(71)、中间套管(8)、下间隔环套(72)以及下角接触球轴承组(6),上角接触球轴承组(5)包括有正对布置的第一上角接触球轴承(51)以及位于第一上角接触球轴承(51)下端侧的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52),下角接触球轴承组(6)包括有正对布置的第一下角接触球轴承(61)以及位于第一下角接触球轴承(61)下端侧的第二下角接触球轴承(62),上间隔环套(71)的下端面与中间套管(8)的上端面抵接,上间隔环套(71)的上端部与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52)的内圈抵接,下间隔环套(72)的上端面与中间套管(8)的下端面抵接,下间隔环套(72)的下端部与第一下角接触球轴承(61)的内圈抵接;
中间套管(8)的外圆周面与外壳套装孔(21)的内壁间隔布置,中间套管(8)的外圆周面与外壳套装孔(21)的内壁之间成型有呈圆环状的冷却腔(9),轴体外壳(2)的上端部开设有与冷却腔(9)连通的进液孔(22),轴体外壳(2)的下端部开设有与冷却腔(9)连通的出液孔(23),进液孔(22)配装有进液嘴(103),出液孔(23)配装有出液嘴(104);
上间隔环套(71)以及下间隔环套(72)的外圆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胶圈嵌卡槽,各第一胶圈嵌卡槽内嵌装有第一密封胶圈(100),安装于上间隔环套(71)的第一密封胶圈(100)卡装于外壳套装孔(21)的内壁与上间隔环套(71)之间,安装于下间隔环套(72)的第一密封胶圈(100)卡装于外壳套装孔(21)的内壁与下间隔环套(72)之间,中间套管(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二胶圈嵌卡槽(81),各第二胶圈嵌卡槽(81)内分别嵌装有第二密封胶圈(101),安装于中间套管(8)上端面的第二密封胶圈(101)卡装于上间隔环套(71)的下端面与中间套管(8)之间,安装于中间套管(8)下端面的第二密封胶圈(101)卡装于下间隔环套(72)的上端面与中间套管(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诚和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诚和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39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回转分度加工装置
- 下一篇:钕铁硼氢生产过程中富氢尾气的再生循环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