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1106.8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亮;胡芬花;姚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井下 供电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线缆,具体涉及一种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在开采时,一般通过敷设电缆向井下的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矿山的通讯信息、控制信号等也需要通过线缆互相传输。目前,矿山向井下供电、传输通讯和控制信号等的电缆一般敷设在副井井筒中,通过由型钢焊接而成的电缆支架固定在井壁上,并向下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这种技术方案有多个弊端:(1)副井中同时安装有罐笼等提升设备,用于提升矿车、矿石、材料以及设备,提升过程中矿石、材料等下落容易砸坏电缆,使井下失电,发生安全事故;(2)矿山井筒环境恶劣,电缆支架受水淋和腐蚀,其强度较低而无法将电缆沿井壁固定,导致罐笼、平衡锤刮蹭电缆,使井下失电,发生安全事故;(3)井筒中电缆保护层受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影响容易老化,会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4)巡检人员需要经常巡查敷设在井筒中的电缆,对锈蚀的电缆支架及电缆进行更换,此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矿山副井生产任务繁重,更换电缆支架和电缆的工序过程复杂,所需时间长,影响副井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能够解决电缆容易受到矿石、材料等物体下落砸坏及受到井筒中设备刮蹭导致失电的问题。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其特征在于,该线缆包括平行设置的电缆和钢丝绳,所述电缆上设置有多个卡子,所述钢丝绳上设置有多个钢丝绳卡,所述卡子和所述钢丝绳卡之间固定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卡子与多个所述钢丝绳卡固定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上设置的多个卡子为等距离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和钢丝绳外套有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能够解决传统技术在井筒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容易受到矿石、材料等物体下落砸坏及受到井筒中设备刮蹭导致失电的问题,减少了电缆接触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的机会,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设备更换及检修过程不影响副井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向矿山井下供电的线缆包括电缆1和钢丝绳2。电缆1上设置有多个卡子3,钢丝绳2上设置有多个钢丝绳卡4,卡子3和钢丝绳卡4之间固定连接。电缆1、钢丝绳2、卡子3和钢丝绳卡4的之间的结构可防止电缆本身自重过大而断裂。
特别的,一个卡子3可与多个钢丝绳卡4固定连接,多个卡子3在电缆1上等距离设置。
电缆1和钢丝绳2外部套有钢管5。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线缆的安装过程如下:
在地表选择岩石条件较好的地段进行钻孔,钻孔打到井下位置后,将直径略小于钻孔直径的钢管5焊接牢固后下至钻孔中,并采用油井水泥6进行固管,保证钢管5固定在钻孔中。然后将电缆1用多个卡子3箍紧,钢丝绳2用多个钢丝绳卡4箍紧,随后将钢丝绳卡4与卡子3固定连接。最后,将安装完成的电缆1、钢丝绳2、卡子3和钢丝绳卡4的结构下放至钢管,至此,线缆成功敷设至井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1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电缆分支箱接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线束